劉好仃站在玻璃廠的辦公室窗前,手裡捏著一份剛收到的市場簡報。窗外陽光正好,照得車間的玻璃反光閃閃,像是撒了一地碎金。他眯著眼看了幾行字,眉頭慢慢皺了起來。
“這幫人,動作倒是挺快。”
小王端著兩杯咖啡走進來,一邊遞過一杯一邊笑:“怎麼了劉哥?看你這表情,是不是又有客戶要追加訂單了?”
“不是訂單。”劉好仃把紙張遞過去,“是有人開始學我們了。”
小王接過一看,臉上的笑容也收了起來:“還真是!他們連包裝設計都抄得一模一樣,就差沒直接印咱們廠名了。”
“這不是第一次了。”劉好仃抿了口咖啡,“但這次不一樣,他們出貨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快太多了。”
兩人沉默了一會兒,辦公室裡隻剩下空調輕微的嗡嗡聲。
“你說咱們要不要……”小王剛開口,又被劉好仃打斷。
“先彆急著動手,得先弄清楚他們的底細。”
於是接下來的一周,整個銷售團隊像被按下了加速鍵。市場調研人員每天往各大建材市場跑,拍照片、錄視頻、做記錄,甚至混進客戶的展廳裡假裝采購員;銷售人員也開始主動和老客戶聊起新產品動向,想從他們嘴裡多挖點線索。
“還真有情況!”某天下午,小王興衝衝地跑進辦公室,“有個大客戶說最近有個新廠家找上門來,產品外觀幾乎跟咱們一模一樣,價格還便宜了百分之五。”
劉好仃點點頭:“看來不是空穴來風。”
“那咱們怎麼辦?”小王問。
“先買樣品回來測試。”劉好仃說,“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”
兩天後,幾個包裝盒被搬進了工廠實驗室。研發組的人戴上手套,小心翼翼地拆開一個個樣品,像是在打開什麼神秘寶物。
“嗯……工藝確實有點進步。”負責檢測的老李摸著一塊玻璃邊緣,“不過細節處理還是差點意思。”
“性能呢?”劉好仃問。
“基本達標。”老李翻著手裡的報告,“不過有一個項目——熱穩定性測試結果比我們低了差不多3。”
“這個數值聽起來不高,但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。”旁邊的年輕工程師補充道,“比如溫差變化大的環境下,可能更容易出現裂紋。”
劉好仃聽完,點了點頭:“看來他們還沒完全吃透我們的技術。”
“那我們要不要降價應對?”小王問。
“不能急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打價格戰是最沒技術含量的手段。我們得想想彆的辦法。”
當天下午,各部門負責人陸續來到會議室,氣氛比平時嚴肅許多。大家圍坐一圈,桌上擺滿了各種數據報表和競品分析資料。
“現在的情況大家都了解了。”劉好仃開門見山,“我們麵臨的是一個模仿者,而不是一個全新的競爭對手。這意味著他們已經看到了我們產品的成功之處,但同時也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掌握核心優勢。”
“我覺得我們可以強調品牌的曆史積累。”市場部的小林發言,“畢竟咱們廠在這塊兒深耕了幾十年,很多老客戶還是認這個的。”
“對,口碑也是一種無形資產。”銷售部的老陳點頭,“而且我們之前加強質量把控,客戶反饋也好,這些都可以作為宣傳重點。”
“另外,我建議加快定製化服務的推進。”研發組的老李說,“如果他們隻是模仿外觀,而我們在功能上能做出差異化,那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取代。”
劉好仃聽著大家的討論,心裡逐漸有了方向。
“這樣吧。”他最後總結道,“我們分三步走:第一,繼續收集市場信息,保持對競品的監測頻率;第二,儘快完成定製化方案的設計,爭取兩個月內上線;第三,啟動新一輪的品牌宣傳活動,強化客戶對我們品質和服務的認知。”
會議結束後,小王湊過來問:“劉哥,你覺得我們能贏嗎?”
“當然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他們可以模仿我們的產品,但模仿不了我們的用心。”
夜幕降臨,廠區的燈光一盞接一盞亮起。劉好仃走出辦公樓,深吸了一口略帶金屬味的空氣,抬頭看著滿天繁星。
“這場仗才剛開始。”他輕聲自語,“但我相信,隻要我們穩住陣腳,彆人永遠隻能走在後麵。”
遠處的車間依舊忙碌,機器運轉的聲音此起彼伏,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奏響序曲。
他轉身朝辦公室走去,腳步堅定,背影在燈光下拉得很長很長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