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怎麼,又要花錢?”電話那頭傳來笑罵聲,“你這老頭子,一開口準沒好事。”
“這次是真的有事。”劉好仃認真地說,“我們需要提前支付一筆原材料的預付款,否則後續生產可能受影響。”
“行吧。”對方歎了口氣,“不過你得給我一個合理的預算計劃。”
“放心,我已經列好了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等我把方案做完,第一時間發給你。”
幾天後,各個專項小組陸續彙報進展。
有的已經完成了初步試驗,準備進入小批量試產;有的還在攻堅階段,遇到了一些瓶頸。
“沒關係。”劉好仃聽完彙報後說,“咱們每天開一次進度會,有問題當場解決。實在卡住的,其他小組可以幫忙一起想辦法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還特地製定了一套統一的方案模板:“不管哪個組,都要按這個格式提交內容,方便後麵整合審核。”
進度會上,一個小組負責人提出一個問題:“我們在優化某款產品的隔熱性能時,發現需要增加一層特殊塗層,但這會讓成本上升不少。”
“這個問題提得好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要在質量和成本之間找平衡,不能為了追求極致性能而忽略了市場接受度。”
“所以呢?”那人問。
“所以我建議你們再做一輪測試。”劉好仃說,“看看能不能在不影響主要性能的前提下,減少塗層厚度或者改用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。”
“明白。”那人點頭記錄。
時間一天天過去,團隊的進度也越來越快。
到了第十天,所有小組的初稿基本完成,隻差最後整合。
“劉哥,你真打算兩周內搞定?”小張看著桌上厚厚一摞資料,忍不住問。
“為什麼不?”劉好仃笑著反問,“咱們不是一直都在趕時間嗎?”
他翻開筆記本,指著幾頁內容:“你看,非洲那邊的產品已經做了實物測試,反饋不錯;東南亞那邊的成本控製方案也有了雛形;北歐的設計方向也明確了。”
“唯一的問題,就是怎麼把這些內容整合成一份完整、清晰、有說服力的方案。”
“那你打算怎麼做?”
“很簡單。”劉好仃合上筆記本,“我們先按地區分塊,每個區塊列出核心改進點、適用場景、預期效果。然後再整體串聯起來,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。”
“聽起來好像挺簡單。”小張撓頭。
“其實也沒那麼簡單。”劉好仃笑道,“但隻要方向對了,剩下的就是時間和耐心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窗邊,看著外麵忙碌的廠區。
“你知道嗎?”他說,“每一個地方的人,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慣和喜好。但我們做產品的,就是要理解這些差異,並把它變成優勢。”
“就像你說的,把‘不同’變成‘機會’。”小張接話。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點點頭,“世界很大,市場也很大。但隻要我們願意去了解、去適應,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。”
窗外陽光正好,照在玻璃廠房的屋頂上,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。
劉好仃眯著眼睛,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樣子。
“下周,咱們就可以把這個方案交給廠裡了。”他輕聲說,“到時候,咱們的產品,就能真正走向世界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