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從今天起,我們每天開會彙報進展。”他在會上宣布,“目標隻有一個——確保每一單都能按時送達。”
聽起來簡單,做起來卻難如登天。
工廠和物流公司的節奏不一樣,一個是生產導向,一個是運輸導向,溝通起來總像雞同鴨講。
“你們昨天說好的貨今天必須發出!”物流公司的人急了。
“我們還在質檢,不能為了趕時間影響質量。”工廠這邊也不讓步。
“海關那邊說最近抽查變多了,可能需要提前準備材料。”協調小組成員彙報。
“稅務那邊又改了申報方式,我們得重新培訓人員。”財務部的人也來添堵。
劉好仃坐在中間,聽著各方反饋,腦子裡飛快地轉著。
他拍了拍桌子:“大家先彆吵,我們先理清楚每個環節的時間節點,然後明確責任人。”
於是,一張詳細的物流流程圖出爐了:
生產完成→質檢→包裝→倉儲→物流提貨→報關→運輸→客戶簽收
每一個步驟都有專人負責,時間精確到半天。
“誰負責哪個環節,出了問題就找誰。”劉好仃語氣堅定,“但我們是一個團隊,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溝通,不是推責任。”
這句話說得輕描淡寫,卻讓大家心頭一震。
第六天,事情開始有了轉機。
物流流程圖貼在牆上,像是一張作戰地圖。每天早上九點,協調小組準時集合,彙報前一天的工作,安排當天的任務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法國客戶的貨物已經打包完成,預計明天上午提貨。”包裝車間負責人報告。
“非洲那批貨的地址問題解決了,客戶補上了詳細地址。”市場部的人鬆了口氣。
“海關那邊同意我們提前提交申報材料,節省了不少時間。”協調組成員笑著說。
“物流公司那邊新調來了兩輛集裝箱車,運輸能力提升了。”小張興奮地比了個ok手勢。
劉好仃看著這一切,臉上露出了幾天來的第一個笑容。
他知道,這還不是終點,而是另一個起點。
第八天,第一批貨物順利出港。
劉好仃站在廠區門口,看著滿載貨物的大卡車緩緩駛出廠門,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踏實感。
“劉哥,你看這個。”小張遞來手機,屏幕上是一封來自歐洲客戶的郵件。
內容很簡單:“感謝你們的高效配合,期待下一次合作。”
“這才剛開始。”劉好仃接過手機,眼神堅定。
夕陽灑在廠區的地麵上,金色的光芒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。空氣中彌漫著機油味和汗水的味道,但卻讓人感到一種久違的溫暖。
“對了劉哥,”小張忽然想起什麼,“剛才我跟物流公司那邊聊天,聽說他們最近可能會調整某類玻璃產品的檢驗標準。”
劉好仃聞言,腳步頓了一下。
他回頭看了看正在忙碌的生產線,又抬頭望向遠方,仿佛已經看到了下一波挑戰正在路上。
但他沒有停下,反而走得更快了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