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零下二十度,保持五分鐘。”小林一邊操作一邊報數,“表麵無異常,微氣泡未擴散。”
“繼續降溫,零下三十度。”劉好仃盯著樣品表麵。
幾分鐘後,冰櫃裡的樣品出現了細微變化。
“等等……”劉好仃突然皺眉,“你們看到沒?表麵有細小氣泡在移動。”
“我也看到了!”阿強趕緊拿出手機拍照,“好像在低溫下反而更活躍了。”
“有意思。”劉好仃接過照片仔細看了幾眼,“這說明什麼?”
“可能是在特定溫度下,材料內部應力釋放方式變了。”小林分析道,“或者添加劑在低溫環境下發生了某種反應。”
“不管是什麼原因,這都是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點。”劉好仃將照片存進文件夾,標注了詳細的時間和溫度參數。
夜幕降臨,測試仍在繼續。窗外的風呼呼吹過,像是為這群不肯認輸的人鼓掌。
“最後一組數據,零下四十度,五分鐘後恢複常溫。”小林報完數據,抬頭看了眼時鐘,“今晚估計得通宵。”
“那就通宵吧。”劉好仃笑著說,“反正明天也沒人約我吃飯。”
“您這話聽著怪傷感的。”小李打趣。
“我這是怕你們太累,想找個話題活躍氣氛。”劉好仃晃了晃手中的記錄本,“再說了,隻要這塊玻璃能扛住這一關,咱們就能睡個踏實覺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它一定能行。”阿強握拳。
“我相信。”劉好仃看著眼前那一排數據,眼神堅定。
第二天上午九點,所有測試數據彙總完成。劉好仃坐在會議室中央,麵前是一張手繪的圖表,上麵清晰地標明了各項性能指標與變化趨勢。
“總體來看,樣品達到了設計要求。”他指著圖表上的關鍵數值,“抗壓強度、透光率、熱穩定性都在可控範圍內,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表現出的穩定性超出預期。”
“不過也有問題。”小林補充道,“低溫下的微氣泡現象需要進一步研究,否則量產時可能會出現隱患。”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這個問題必須解決。”
“還有一個現實問題。”阿強開口,“如果要量產,成本會不會太高?畢竟z7這種材料,價格不便宜。”
“這也是我想說的。”劉好仃看向眾人,“我們現在掌握的是技術可行性,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經濟可行性。”
“也就是說……”小李若有所思,“我們要開始考慮怎麼把這項技術變成賺錢的產品?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劉好仃笑了,“這條路還沒走完,但我們已經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。”
會議室內一片沉默,每個人都意識到,這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測試,而是一個新起點。
“那接下來呢?”有人問。
劉好仃站起身,合上記錄本,目光掃過每一個人。
“接下來……”他頓了頓,嘴角揚起一絲笑意,“我們繼續打磨這塊玻璃,直到它成為市場上最閃亮的那一塊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