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過……”王姐皺眉,“這些方案裡,沒有一個是完全符合我們現有生產線的。”
“所以才要開這場討論會啊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我們不是選完美方案,而是選最合適的方案,並且想辦法讓它變得更合適。”
“比如?”小李好奇。
“比如——”劉好仃頓了頓,目光掃過眾人,“我們可以結合多個方案的優點,進行局部整合。就像搭積木一樣,把不同的模塊拚在一起,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智能化係統。”
會議室頓時熱鬨起來。
“那要不要把能耗監控和質檢係統結合起來?”小林提議,“這樣不僅能提高效率,還能實時監測能耗變化。”
“好主意!”劉好仃點頭,“這樣一來,就能實現‘檢測+監控’一體化。”
“那配料係統能不能也整合進去?”小趙繼續發問。
“理論上可行。”小李沉思片刻,“但得看軟件接口是否兼容,控製邏輯是否一致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這些問題,等我們實地考察之後再決定。”劉好仃做了個暫停的手勢,“現在最重要的是確定方向。”
討論持續到了中午,大家邊吃盒飯邊聊方案,氣氛熱烈。
“其實我一直覺得,”王姐放下筷子,“我們廠子雖然傳統,但這些年一直都在進步。從綠色認證到現在的智能化轉型,每一步都不容易,但也正因為難,才更有意義。”
“說得對。”劉好仃舉起水杯,“我們不是為了追趕潮流而改變,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。這條路,走慢一點沒關係,關鍵是要走穩。”
眾人紛紛舉杯,算是為這次階段性成果乾了一杯。
下午的討論更加深入,甚至開始探討如何在不同方案之間做取舍。
“我覺得能耗監控係統應該優先推進。”老陳說,“因為它成本低,見效快,能為我們積累第一波數據。”
“但質檢係統也不能忽視。”小李反駁,“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,如果檢測不過關,其他都是空談。”
“或許可以分階段來。”小林提出建議,“先上能耗監控,同時準備質檢係統的前期對接工作,等資金和人員到位後逐步上線。”
“這個思路可行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可以先小範圍試點,比如在一個車間安裝能耗監控係統,觀察運行情況,再決定是否擴大應用範圍。”
“另外,”小趙補充,“那個切割設備廠商下周可以安排參觀,到時候我們可以順便看看他們的設備是否真的像宣傳的那麼厲害。”
“行,那就定下周三。”劉好仃拍板,“我們兵分兩路,一路去參觀切割設備,一路繼續優化現有方案。”
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,照進會議室的光線變得更加柔和。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茶香和紙張的味道,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安心。
“其實吧,”劉好仃望著窗外,“不管最後選哪個方案,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邁出了這一步。以前我們是跟著彆人走,現在,我們要自己走出一條路來。”
“劉哥說得對。”小李笑著說,“以前總覺得智能化離我們很遠,現在才發現,其實就在眼前。”
“沒錯。”王姐點頭,“隻要我們肯學、敢試,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兒。”
會議室裡響起一陣掌聲,夾雜著笑聲和輕鬆的交談聲。
劉好仃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在“初步篩選結果”下麵又添了一句:
“下一步:實地考察&局部試點”
他轉身麵對大家,眼裡閃著光:“讓我們一起,把這個設想變成現實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