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個客戶情緒最激動,一接通就開始抱怨:“你們這是什麼質量?我剛收貨第二天就裂了!你們是不是拿次品當新品賣?”
劉好仃依舊保持耐心,等對方說完才解釋:“首先向您道歉,也感謝您的反饋。我們現在正在優化質檢流程,確保每一件產品都能經得起考驗。針對您這次的情況,我們除了換貨外,還可以提供一次免費的質量檢測服務,並贈送一份精美的玻璃紀念品。”
對方聽後語氣緩和了些:“好吧,那我就試試看你們的服務能不能讓我滿意。”
掛完電話,劉好仃揉了揉太陽穴,轉頭對王莉說:“你看出來了沒?這三個客戶雖然不滿,但他們其實都還是願意繼續合作的。”
“是的,”王莉點頭,“他們不是要退單,是要我們重視他們的感受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窗邊,“我們不能隻想著賣出去東西,還要讓人買得安心、用得放心。”
接下來幾天,他們開始製定客戶召回與補償執行流程。
流程文件編號定為“prc20250401”,意思是“公關補救措施”的縮寫,日期則是當天的日期。王莉開玩笑說:“以後這就是我們的‘客戶修複手冊’了。”
但在執行過程中,財務部門提出了異議。
“全額退款+贈品,預算肯定超支。”財務主管搖頭,“公司製度不允許隨意增加支出。”
劉好仃沒有急著反駁,而是拿出了一份報告:“這是我們過去一個月收集到的所有負麵評價彙總。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,品牌形象受損帶來的損失,遠比這點補償費用更大。”
他又補充道:“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客戶服務,而是一次品牌信任的修複行動。”
財務主管看完報告,沉吟片刻,最終點頭:“我可以特批這次申請,但必須形成正式案例備案,方便以後參考。”
劉好仃鬆了口氣:“謝謝理解。”
回到辦公室後,他立刻安排宣傳組準備召回通知,並讓客服團隊提前培訓,確保每一位接到電話的客戶都能感受到誠意。
與此同時,他也安排了專人負責後續跟蹤,確保每一個補償都落實到位。
幾天後,第一批補償產品寄出,客戶陸續給出了反饋。
有的客戶在社交媒體留言:“沒想到這麼快就收到回複,還專門給我換了新的,附贈的小擺件也很精致。”
還有一位客戶甚至主動私信劉好仃:“你們的態度讓我重新考慮長期合作的可能性。”
看到這些信息,劉好仃心裡踏實了不少。
他知道,口碑就像玻璃,一旦出現裂痕,修補起來不容易,但如果用心對待,它反而會變得更堅固。
那天傍晚,他站在辦公室門口,看著夕陽灑在工廠屋頂的玻璃上,反射出柔和的光。
王莉走過來,輕聲問:“下一步呢?”
劉好仃笑了笑:“先把眼前的補好,然後……繼續聽。”
風吹過,帶著些許涼意。
但他已經不再焦慮了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