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攝像頭旁邊貼著一張“待更換”的標簽,字跡潦草但清晰可見。
“這鏡頭早就該換了。”維修工在一旁嘀咕,“之前就說過有問題,一直沒安排。”
劉好仃沒有責怪誰,隻是點點頭:“沒事,咱們臨時解決一下。”
他讓小張重啟程序,並手動校準焦距。同時,他臨時安排雙人複核機製,確保每次切割前都有人現場確認厚度數值。
“技術問題不怕,怕的是沒人管。”他說,“咱們現在就是邊乾邊修,邊修邊學。”
經過一番調整,自動切割係統終於恢複正常。機器再次啟動,玻璃被精準地分割成指定尺寸,每一塊都整齊劃一。
“劉哥,這次是真的成了。”小王興奮地說。
“嗯。”劉好仃望著運轉中的設備,眼裡透著疲憊,也透著欣慰,“總算沒白熬這些夜。”
幾天後,全廠大會如期舉行。劉好仃站在禮堂中央,手中捧著一塊嶄新的玻璃樣品。
“各位同事,”他環視全場,“這是我們這段時間努力的成果。”
台下響起掌聲。
“我知道很多人心裡有疑問——為什麼我們要搞技術研發?為什麼要把生產流程複雜化?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他舉起手中的樣品,“因為我相信,隻要我們願意嘗試,就一定能做出更好的東西。”
他輕輕放下樣品,打開投影儀,播放一段視頻,詳細講解了新工藝的技術原理和改進過程。
“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,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。”他說,“從數據采集到參數調整,從設備調試到流程優化,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你們的付出。”
台下有人小聲嘀咕:“聽說這次試產失敗了好幾次。”
“是啊,差點還賠了材料費。”
劉好仃聽見了,卻沒有生氣。他笑了笑,說:“沒錯,我們確實失敗過。但失敗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們不敢麵對失敗。”
他頓了頓,繼續說道:“我今年五十七歲,在這家廠裡乾了快三十年。我知道,很多老工人跟我一樣,覺得技術離我們很遠。但我想告訴大家,技術並不神秘,它就在我們每天的工作中。”
他舉起手裡的樣品,“這塊玻璃,是我們共同創造的價值。它不是冷冰冰的產品,而是我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。”
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。
“接下來,我們會繼續優化流程,提升效率。”劉好仃語氣堅定,“也許這條路不會一帆風順,但我相信,隻要我們一起走下去,就一定能看到更遠的地方。”
掌聲久久不息。
散會後,劉好仃獨自一人走到倉庫門口,看到展示台背麵貼著的“老劉專用”幾個字,忍不住笑出聲來。
那是半年前技能競賽時留下的標記,當時他還開玩笑說:“以後我的作品都要貼這個標簽。”
沒想到今天還真派上了用場。
他摸了摸那塊樣品,低聲說道:“慢慢來,總會變好的。”
遠處的廠區燈光閃爍,像是無數雙堅定的眼睛,注視著這場正在進行的技術革新。
他轉身離開,腳步穩健,眼神明亮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