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會議室門口,手裡拎著一遝剛打印出來的執行方案。紙張還帶著打印機的餘溫,在他掌心微微發燙。今天的陽光比前幾天更亮了些,透過走廊的玻璃窗斜照進來,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道細長的光影。
會議桌已經坐了七八個人,有老麵孔也有新來的同事。小王和小張坐在靠門的位置,正低頭翻看手裡的資料,時不時低聲交流幾句。看到劉好仃進來,兩人立刻挺直了腰板,像是提前進入了“戰備狀態”。
“各位,”劉好仃把資料分發下去,“今天不是動員大會,是實打實的任務分配會。”
會議室裡安靜下來,隻有紙張翻動的聲音。
“咱們的目標很明確——客戶關係維護方案必須落地。”他說著,從筆記本裡抽出一張表格,“每個人都有任務,每項任務都有時間節點。如果有疑問,現在就提。”
話音剛落,一個聲音響起:“劉哥,我負責的那部分回訪名單有點多,能不能調整一下?”
劉好仃點點頭,翻開自己的計劃表:“你先說說哪幾單你覺得難度大?”
“主要是那幾個外地客戶,聯係不上幾次,而且他們那邊對接人換得頻繁。”
“這個問題確實存在。”劉好仃在本子上記下,“我們調整一下分工,把這部分客戶集中起來,由專人負責跟進,統一口徑,提高效率。”
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見:“我覺得增值服務這塊兒,是不是該優先做那些高頻客戶?畢竟資源有限。”
“你的建議很好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不過我們要做的是‘均衡覆蓋’,不能隻顧眼前貢獻大的客戶,冷落了潛力客戶。這樣反而會影響長期關係。”
討論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,最終大家達成一致,各自領了任務。散會前,小張忽然舉手:“劉哥,我有個建議。”
“說。”
“咱們之前做的滿意度調查反饋機製,是不是可以加個‘快速響應通道’?比如一周內收到的反饋,優先處理並回複?”
劉好仃眼睛一亮:“這個點子不錯,回頭我們再細化一下流程,寫進監督機製裡。”
會議結束,眾人陸續離開,辦公室恢複了平靜。劉好仃坐在原位沒動,看著桌上攤開的執行計劃,心裡盤算著接下來要做的事。
第二天一早,檔案整理工作正式開始。
小王和小張被安排在檔案室,負責更新客戶信息。老舊的櫃子裡堆滿了文件,空氣中飄著淡淡的紙漿味。小張一邊翻找一邊皺眉:“這資料也太亂了吧,有些客戶電話還是十年前的座機號。”
“那就打電話核實。”劉好仃站在門口,“彆怕麻煩,這是基礎中的基礎。”
於是,整個上午都在電話聲中度過。小王負責撥打,小張記錄,遇到信息不全的就標記出來,準備下午二次確認。
就在整理一份老客戶的資料時,小張突然停了下來:“劉哥,你看這個。”
劉好仃接過一看,是一張泛黃的複印件,上麵寫著十年前的產品試用報告。紙張邊角卷起,字跡略顯模糊,但還能看清“李總”兩個字。
“這可能是我們最早一批合作客戶的原始反饋。”劉好仃輕聲道,“說不定能幫我們理解他們的需求變化。”
小張點點頭:“要不要掃描存檔?”
“當然。”劉好仃把複印件小心地放進掃描儀,“這些細節,都是我們維係關係的關鍵。”
中午吃完飯,三人繼續推進客戶回訪計劃。
劉好仃親自帶隊,準備去拜訪三家重點客戶。可就在出發前,其中一位客戶臨時改了時間,導致原本安排好的行程被打亂。
“地圖重新規劃路線沒問題。”劉好仃冷靜地說,“關鍵是得先給客戶打個電話,說明情況,爭取理解。”
他撥通電話,語氣誠懇:“王總,實在不好意思,因為臨時變動,我們得把見麵時間往後順延半小時,您這邊方便嗎?”
對方沉默了幾秒,然後笑了:“沒事,你們來就行,我這邊正好還有點事要處理。”
掛斷電話後,劉好仃鬆了口氣:“走吧,路上抓緊點。”
車子駛出廠區,陽光灑在擋風玻璃上,反射出一片金光。一路上,三人都沒怎麼說話,各自想著待會兒見到客戶要說些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