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客戶最關心的是什麼?”
“交期、質量、售後。”
“那我們能提供什麼?”
“穩定供貨、快速響應、基礎定製。”
“那我們的優勢在哪?”
“成本控製能力、本地化服務經驗。”
“劣勢呢?”
“品牌認知度低、缺乏高端產品線、營銷手段單一。”
劉好仃把這些關鍵詞一一寫在白板上,然後退後幾步,盯著看了許久。
第二天上午,他召集頭腦風暴會。
“咱們不是要做成全能選手。”他在會上說,“而是找到一個突破口,先把一塊地打透。”
有人提出可以主打“快速交付”,因為廠裡設備更新後產能提升了。
有人建議做“社區樣板間”,讓客戶親自體驗玻璃效果。
還有人提議開發微信小程序,方便客戶下單、查詢進度。
劉好仃聽完後,拿起筆在“定製化服務”旁邊畫了個圈。
“這個方向值得試。”他說,“我們可以從小範圍試點,比如學校裝修項目、醫院隔斷改造,這些地方對安全性和美觀性要求高,願意接受定製方案。”
會議室安靜了一會兒,有人點頭,有人若有所思。
“那就先定下來。”劉好仃合上筆記本,“接下來,誰負責對接銷售?誰跟進設計支持?誰聯係首批試點單位?”
任務分配完,大家陸續離開會議室。
李娟臨走前遞給他一張紙條:“匿名表揚:三號倉庫管理員多次主動加班,幫新員工熟悉流程,從未提過加班費。”
劉好仃看了眼,隨手夾進筆記本裡。
窗外的風從玻璃縫隙鑽進來,吹動了桌角的一張調研照片,上麵是一家展台的廣告語:
“每一片玻璃,都是空間的語言。”
他嘴角微微揚起,轉身朝車間走去。
那裡,才是真正的起點。
他剛走出辦公樓,迎麵撞見那個曾在會議上提問的年輕人。
“劉哥,你說我們能不能試試直播賣玻璃?”
劉好仃腳步一頓,轉頭看他:“你見過誰直播賣建材嗎?”
年輕人撓頭一笑:“沒見過,不代表不行啊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隻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風吹過廠區,遠處的玻璃反光閃了一下,像某種信號,又像一個未完的回答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