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去問問采購那邊,最近供應鏈有沒有波動。”小林拿起手機。
“我去整理一下之前的安全培訓資料。”李姐說。
“辛苦大家。”劉好仃看著他們,“記住,咱們不是為了嚇唬自己,而是為了安心。”
會議室裡,陽光依舊透過玻璃灑進來,照在每個人的臉上。
幾天後,會議室再次熱鬨起來。
“我這邊收集了不少關於設備故障的信息。”王師傅打開文件夾,“很多老師傅都說,最怕的就是電機突然罷工,尤其是夏天高溫時段。”
“我這邊也收到反饋。”小林說,“有個供應商去年破產了,導致我們停產一周,後來臨時找了替代廠家,質量差點意思。”
“環保這塊兒也有消息。”李姐遞上來一份報告,“這是我們行業內一家企業的應對方案,他們在麵對突擊檢查時,準備了完整的台賬和檢測記錄,順利通過審查。”
“很好。”劉好仃接過報告,“看來大家都挺積極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。”小林皺眉,“意見太多太雜,有些重複,有些不太相關。”
“這很正常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需要篩選整合。”
“那我們先按類彆整理?”王師傅提議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先把所有意見歸類,然後去掉重複內容,保留最有價值的部分。”
“還要評估每個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。”李姐補充。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翻開筆記本,“咱們得分清楚輕重緩急。”
於是,會議室變成了一個小戰場,各種意見貼滿了白板,大家一邊討論一邊調整優先級。
“設備故障肯定是重點。”王師傅指著一條,“幾乎每個車間都提到這個問題。”
“環保檢查也不能忽視。”李姐強調,“畢竟政策越來越嚴。”
“網絡輿情雖然發生概率低,但一旦爆發,後果嚴重。”小林說。
“那我們就先聚焦這三類。”劉好仃總結,“設備、環保、供應鏈,加上潛在的輿情風險。”
“投票決定?”王師傅問。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每人投三票,選最重要的三個危機類型。”
投票結束後,結果顯示設備故障排名第一,環保檢查緊隨其後,供應鏈和網絡輿情並列第三。
“看來大家都很務實。”劉好仃看著結果笑了笑,“接下來,咱們就要圍繞這幾個重點,製定初步的應對思路。”
會議室裡,陽光依舊明媚。
窗外,廠區的車流川流不息,空氣中飄著機油味和一絲青草香。
劉好仃走到窗邊,望著遠處那座新廠房。
“你們說,咱們的‘危機樓’,會不會也像那座樓一樣,慢慢蓋起來?”
小林應了一聲:“肯定能。”
就在這時,手機震動了一下,是研發部發來的消息:“新產品試產成功,預計下月可以上市。”
劉好仃看完,笑著把手機收起來,轉身對大家說:
“走吧,去看看咱們的‘大樓’,是不是又往上了一層。”
小林應了一聲,幾個人一起走出會議室,腳步聲在走廊上輕輕回響,像是某種無聲的鼓點,敲在未來的路上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