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這邊走訪了采購部和幾個供應商。”劉好仃說,“他們的建議是建立一個‘備選供應商名單’,一旦主要供應商出現問題,可以迅速切換。”
“這個實用。”小林點頭,“就像手機裡存兩個號碼,一個打不通就換下一個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另外,庫存管理也要優化。”劉好仃繼續,“不能一味壓低成本,關鍵時刻還是得有點緩衝空間。”
“那咱們是不是該把這些內容整合成一個統一的預案框架?”李姐提議。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先確定三個響應級彆——一級、二級、三級。”
“一級最嚴重?”小林問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一個金字塔,“一級是影響全廠生產的重大危機,比如生產線全麵停擺;二級是部分影響,比如某個車間停產;三級是局部問題,比如個彆設備故障。”
“那每個級彆對應不同的應對措施?”王師傅確認。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比如一級危機,我們要啟動應急小組,聯係外部資源;二級由各部門協調解決;三級直接由現場人員處理。”
“聽起來結構清晰。”李姐滿意地說。
“那應急預案要不要演練?”小林突然問。
“當然要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不過那是下一階段的事,我們現在先把框架搭起來。”
“那我現在有個想法。”王師傅忽然說,“咱們是不是可以組建一支專門的應急救援小組?”
“這個好。”劉好仃眼睛一亮,“回頭我們再細化。”
會議室一時安靜下來,隻有窗外風吹動窗簾的聲音。
“其實還有一個點。”小林突然說,“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監控係統來做一些預警功能。”
“什麼意思?”李姐問。
“比如,有些設備溫度過高時,紅外攝像頭就能識彆出來。”小林解釋,“或者某些區域煙霧濃度異常,也可以通過圖像識彆技術提前預警。”
“這個技術可行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可以找技術部聊聊,看看能不能接入現有係統。”
“那我們的預警機製就有硬件支撐了。”李姐笑道。
“看來大家今天收獲都不小。”劉好仃看著滿牆的便簽紙,“咱們雖然還在起步階段,但已經有了雛形。”
“感覺不像臨時抱佛腳,而是真的在做事。”小林感慨。
“是啊。”王師傅點頭,“以前總覺得危機來了再說,現在才知道,預防才是根本。”
“那咱們下一步……”李姐看向劉好仃。
“下一步就是把這些內容彙總,形成一份完整的初稿。”劉好仃合上筆記本,“然後下周再開一次會,聽聽其他同事的意見。”
“行。”眾人齊聲應道。
就在這時,劉好仃的手機震動了一下,是研發部的消息:“新產品試產成功,預計下月可以上市。”
他看完消息,抬頭看著會議室裡的大家,嘴角微微上揚。
“走吧。”他說,“去看看咱們的新樓,是不是又往上蓋了一層。”
眾人起身收拾東西,腳步輕快地走出會議室,走廊儘頭陽光正好,照在每個人肩上,像是某種無聲的鼓點,敲在未來的路上。
而會議室牆上,一張張便簽紙隨風輕輕顫動,上麵寫著:
設備運行異常聲音納入預警指標
建立危機管理檔案係統
三級響應機製
應急救援小組構想
……
其中一張紙上,歪歪扭扭寫著一句話:
危機樓,正在一點點建起來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