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會議室門口,手裡拎著新打印的《應急預案試運行手冊》,陽光從玻璃門縫裡斜照進來,在他腳邊拉出一道金色的細線。他深吸一口氣,推門而入。
會議室比昨天亮堂了許多,窗簾拉開了一半,空氣裡還殘留著早上剛煮好的咖啡香。李姐已經坐在老位置上翻本子,小林抱著電腦在調試投影儀,王師傅正跟一個新來的實習生講解什麼,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,像個熱情的表演藝術家。
“各位,”劉好仃輕咳一聲,“今天咱們正式開始試運行了。”
大家紛紛抬頭,臉上帶著些許緊張,但更多的是期待。
“這次是實戰模擬,不是演練。”他翻開手冊第一頁,“設備故障、環保檢查、供應鏈中斷、網絡輿情四個場景,全部按預案執行,看看我們到底能不能扛住壓力。”
“我負責設備故障。”小林舉起手,“我已經調低了3號生產線冷卻係統的參數,等會兒就會觸發預警。”
“那我就來個突擊環保檢查。”李姐笑著晃了晃手機,“臨時通知都不發,直接殺到現場。”
“我繼續搞斷供。”王師傅喝了口茶,“這次我連備用聯係方式都準備好了。”
劉好仃點點頭:“那就開始吧。”
隨著第一個模擬信號發出,整個車間像是被按下了快進鍵。報警聲響起,操作台前的員工立刻啟動預案流程,有人打電話,有人記錄數據,有人跑向倉庫確認物資情況。
起初一切順利,可到了應急通訊環節,問題就來了。
“喂?采購部張經理呢?”一名現場負責人拿著對講機喊,“他說他在開會!換誰接?”
“ab角名單在哪兒?”另一人急得直拍腦袋。
“牆上貼著呢!”旁邊有人提醒。
“哪個牆?哪麵牆?”
劉好仃皺眉,趕緊走過去:“先聯係b角,記住順序,彆慌。”
幾分鐘後,問題解決,但整個響應時間比預期慢了將近五分鐘。
另一邊,環保檢查模擬也出了岔子。李姐突然出現在車間門口,手裡舉著一份“檢查通知書”,要求查看最近三個月的排放記錄。
“報告呢?誰負責的?”她一問,幾個部門的人麵麵相覷。
“我以為行政部做了……”
“不,明明是生產部那邊整理的。”
“哎呀你們快點找啊!”李姐裝模作樣地瞪眼,“我可是帶了罰單來的!”
最後還是技術員小趙找到了備份文件,才勉強過關。
等到所有模擬結束,大家又聚回會議室。
“怎麼樣?”劉好仃看著牆上的計時表。
“比上次強一點。”王師傅擦汗,“但還是有點亂。”
“關鍵是實操經驗不夠。”小林點頭,“光看流程圖和手冊,真遇到事還是會懵。”
“還有就是各部門之間的配合節奏沒練熟。”李姐補充,“就像打籃球,傳球路線沒練明白。”
“那我們就加練。”劉好仃語氣堅定,“從明天開始,每天午休前安排二十分鐘的‘危機應對小課堂’,由各組負責人輪流授課,重點講自己負責的那一塊內容。”
“還要加上實操訓練。”小林建議,“比如讓員工閉著眼睛背一遍操作步驟,或者蒙著眼睛摸設備。”
“這主意不錯。”王師傅笑,“我當年學修車的時候,師傅就讓我靠手感擰螺絲。”
“另外,”劉好仃頓了頓,“我們要建立一個‘危機應對經驗庫’,把每次演練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都記錄下來,供大家參考。”
“聽起來像武林秘籍。”李姐調侃。
“那就叫它《玻璃廠危機寶典》。”小林打趣。
眾人哄笑起來,氣氛輕鬆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