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廠區東側的空地上,手裡握著一隻對講機。天還沒完全亮,晨霧像一層薄紗裹住了整個玻璃廠。他低頭看了眼手表:六點四十五分。
“王婷,聽到沒?”
“收到。”耳機裡傳來清脆的聲音,“我們已經到位。”
劉好仃點點頭,抬頭望向遠處正在集結的危機應對小組成員們。他們穿著統一的反光背心,三三兩兩地圍在臨時搭建的指揮台周圍,有人還在揉眼睛,顯然起得太早了。
“各位!”劉好仃走到台前,清了清嗓子,“今天是我們小組成立後的第一次模擬演練,主題是‘車間突發火災’。請大家按照昨晚分發的流程圖行動,務必做到快速、準確、配合默契。”
人群中有人低聲笑了:“劉哥,咱們可是訓練有素的精英小隊,不至於連個演習都搞不定吧?”
“精英?”劉好仃挑眉,“你們昨天吃飯時看到‘停電’測試就慌得筷子都掉了,還精英呢?”
笑聲更大了些,氣氛也輕鬆了起來。
“好啦,不多說了。”劉好仃舉起手裡的對講機,“我宣布——演練開始!”
話音剛落,喇叭裡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聲,緊接著廣播播報:“車間b區發生火情,請立即啟動應急預案!”
人群頓時動了起來,有人衝向滅火器存放點,有人奔向疏散通道,還有人掏出手機拍照準備記錄現場情況——結果被劉好仃一眼瞪住:“這是實戰演練,不是拍短視頻!”
演練進行到一半,問題開始浮現。
首先是信息傳遞不暢。負責通訊的小李在對講機裡喊了三次“火勢擴大”,但前線人員愣是沒聽見,還在按原計劃執行。後來才發現是他把頻道調錯了。
其次是分工混亂。原本應該由技術組切斷電源,結果行政組的兩位老哥搶先一步拔掉了總閘,導致整條生產線停擺不說,還差點影響到隔壁車間的正常運作。
最離譜的是,當王婷試圖組織疏散時,發現部分員工根本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跑,甚至還有人問:“我們要不要先搬電腦?”
劉好仃站在一旁默默記下這些問題,心裡已經開始盤算接下來的改進方案。
演練結束後,眾人回到會議室,氣氛有些低落。
“怎麼?覺得丟臉了?”劉好仃掃了一圈,語氣輕鬆,“我說句實在話啊,這次演練暴露的問題越多,說明我們未來的提升空間越大。”
“可我們明明都學過流程……”有人小聲嘟囔。
“流程學得再熟,不代表就能用得好。”劉好仃坐下來,拿起筆,“就像你背了一百首詩,不一定能寫一首好詩一樣。協作這件事,需要反複磨合,才能形成肌肉記憶。”
他翻開筆記本,寫下幾個關鍵詞:“信息同步、職責明確、反應速度。”
“所以從下周開始,我們要開展專項訓練,重點解決這幾個問題。”
“比如?”小林問。
“比如團隊逃生遊戲。”劉好仃笑著說,“你們聽說過那種密室逃脫嗎?我們可以自己設計一個模擬場景,設定時間限製,看誰能最快找到出口。”
“聽起來有點像真人版《極限挑戰》。”王婷笑出聲。
“對,就是這種感覺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另外,我們還會做幾次限時任務競賽,比如在五分鐘內完成信息傳遞和應急處理,看看哪一組效率最高。”
“那心理訓練呢?”阿浩舉手,“上次演練的時候,我心跳快得像要蹦出來似的。”
“這個我也考慮到了。”劉好仃拍拍他的肩膀,“我們會安排一些壓力適應訓練,比如在噪音環境下完成任務,或者突然改變指令順序,讓大家學會在緊張中保持冷靜。”
專項訓練開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