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光從活動室的百葉窗縫隙漏進來,在木地板上畫出一道道金線。劉好仃站在門口,手裡拎著兩個沉甸甸的道具箱,額頭上的汗珠順著鬢角滑下來。
“劉工!”小林從人群中探出頭,“徽章都發好了,袖標也分完了。”
“辛苦。”劉好仃把箱子放在角落,順手擦了把汗,“人來得挺齊啊。”
“是啊,連平時最不愛動彈的老張都來了。”小林壓低聲音,“聽說是為了那個‘堅守三十年獎’的徽章。”
劉好仃笑了笑,走到場地中央,環視一圈。活動室內布置得熱鬨又溫馨,牆上貼著幾幅員工自繪的文化標語海報,桌椅圍成幾個圓圈,每張桌上都放著一疊故事卡片和一個小鈴鐺。
“準備好了嗎?”他朝小周招了招手。
“主持人已經就位,流程也過了一遍。”小周遞來一份簽到表,“你看,連車間主任都來了。”
劉好仃接過表,看到幾個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,心裡踏實了不少。活動開始前一周的宣傳確實沒白費力氣。
“那就開始吧。”他說。
隨著一聲清脆的鈴響,活動正式拉開帷幕。小周作為主持人開場,先是一段輕鬆幽默的企業文化小知識問答,接著便進入了角色扮演環節。
“現在,請大家抽一張故事卡。”小林舉著手中的盒子,“每個人都會拿到一個主題,比如‘第一次獨立操作設備’或者‘最難忘的一次加班’,然後根據這個主題,和小組成員一起演一段短劇。”
現場頓時熱鬨起來,有人興奮地抽卡,有人低頭念著卡片內容,還有幾位老員工邊笑邊討論怎麼演更有趣。
“我抽到了‘第一次獨立操作設備’。”一位年輕女工舉起卡片,“你們誰願意跟我一組?”
“我來!”一位老師傅立刻舉手,“我可以演你師傅,看你緊張兮兮的樣子,肯定好玩。”
笑聲在屋子裡蕩開,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。
劉好仃站在角落,看著眼前這一幕,嘴角不自覺地揚起。他知道,這些看似簡單的故事,其實正是企業文化最真實的載體。
第一組上場的是來自質檢部的幾位同事。
他們抽到的主題是“最難忘的一次加班”。一位戴眼鏡的年輕人飾演“加班狂魔”,另一位則演他的搭檔,負責在一旁吐槽他的工作狂性格。
“你怎麼又留下來了?”搭檔皺眉。
“這單子明天必須出結果。”年輕人推了推眼鏡,一臉認真。
“可你老婆剛生孩子啊!”
“……”年輕人一時語塞,台下爆發出一陣哄笑。
小周適時搖響鈴鐺:“請繼續劇情發展,可以加入一些衝突或轉折哦。”
“那……那我打電話給她。”年輕人迅速進入狀態,拿出手機撥號,“老婆,對不起,我又加班了。”
“你再說一遍?”電話那頭傳來誇張的怒吼聲,其實是另一位演員模仿的聲音。
全場大笑。
“我下次一定早回家!”年輕人誠懇表態。
“好,那你今晚回來帶雞翅!”電話掛斷。
表演結束,掌聲雷動。小周宣布他們獲得一枚“最佳劇情獎”徽章,幾位演員笑嘻嘻地上前領取。
接下來的幾組表現也都精彩紛呈。有演“客戶投訴處理”的,有演“緊急搶修設備”的,還有兩位中年工人即興加了一段“師徒傳承”的戲碼,感人又真實,讓不少觀眾眼眶微紅。
“沒想到還能在廠裡演戲。”一位剛表演完的工人感慨,“感覺像回到了當年培訓的時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