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整工藝後,第二批產品上線。
這次的檢測結果明顯好了很多,隻有兩塊玻璃輕微超出誤差範圍,其餘全部達標。
“看來調整切割機參數是對的。”阿梅看著檢測報告滿意地點點頭,“效率也提升了不少。”
“是啊。”劉好仃合上報告,“不過這隻是開始。接下來我們要把這套標準應用到所有批次上,確保每一單都能穩定達標。”
“那我們的工作量也會上升吧?”小周搓搓手,“這幾天已經有點累得不行了。”
“確實會增加不少。”劉好仃環視一圈,“所以我打算引入一些輔助工具,提高檢測效率。”
“什麼工具?”阿梅好奇。
“我已經聯係了供應商,他們有一款便攜式光學檢測筆,可以快速判斷表麵瑕疵。”劉好仃拿出手機展示照片,“小巧方便,適合我們這種高頻次檢測。”
“聽起來不錯。”小周湊近看,“多少錢一支?”
“價格合理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而且供應商還提到他們正在研發一款智能檢測係統,可以通過ai識彆常見缺陷,未來我們可以考慮引入。”
“哇,這聽著有點高科技了。”阿梅睜大眼睛,“咱們這是要走向智能製造了?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慢慢來。”劉好仃語氣平穩,“先把眼前這一關過了再說。”
幾天後,質檢車間已經全麵鋪開新標準。
每一批產品都要經過嚴格檢測,不合格的立即標注並退回整改。整個流程井然有序,連最開始有些抵觸的員工也漸漸習慣了新的節奏。
“劉哥,你看這個數據。”小周拿著一份彙總表跑進辦公室,“最近三批產品的合格率提升了8,客戶投訴率下降了15。”
“乾得漂亮。”劉好仃接過表格仔細看了幾眼,“看來我們這一步走對了。”
“我還發現一個問題。”小周壓低聲音,“有個生產班組的合格率特彆高,幾乎沒出過問題。”
“哦?”劉好仃挑眉,“他們的工藝有什麼不同嗎?”
“暫時還沒看出端倪,但我準備找他們聊聊。”小周眼裡閃著光,“說不定能總結出一套高效操作法。”
“那就去吧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、總結經驗,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節奏。”
窗外,陽光正好,照在玻璃廠的流水線上,反射出一片銀光。空氣中依舊夾雜著金屬與玻璃的氣息,但那種緊張而有序的節奏,已經開始悄然改變這座老廠房的氣質。
“對了劉哥。”小周臨走前忽然回頭,“你說咱們這算不算是‘逆襲’?”
“什麼叫逆襲?”劉好仃反問。
“就是明明起點不高,卻一步步追上來。”
“那你告訴我,我們什麼時候停下了腳步?”劉好仃輕輕一笑,目光落在桌上那份剛整理完的質檢日報上。
小周愣了一下,然後咧嘴笑了:“也是。”
他轉身離開,留下一室安靜的陽光和一頁頁寫滿數字的紙張,仿佛在默默見證一場屬於普通人的微小奇跡。
玻璃在傳送帶上滑動,折射出七彩光芒,像極了希望的顏色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