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呢?”有人問。
“所以我們要做兩件事。”劉好仃語氣堅定,“第一,內部培養,把關鍵崗位的核心技能梳理出來,製定培訓計劃;第二,外部引進,尋找既有工業經驗又能駕馭數字工具的年輕人。”
老李皺眉:“我們這行,經驗比學曆值錢。”
“經驗當然重要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現在的設備越來越智能,光靠經驗已經不夠用了。我們需要的是既能守住傳統工藝,又能擁抱新技術的人。”
小王這時插了一句:“其實我也想學點數據分析的東西,感覺以後肯定會用上。”
劉好仃看著他,眼裡帶著笑意:“你想學,我給你安排。不光是你,咱們誰想進步,我都支持。”
這句話說完,會議室裡沉默了幾秒,然後老李點了點頭:“行吧,你說服我了。”
中午吃飯時,劉好仃一個人去了倉庫。
倉庫角落堆著一些老舊圖紙,紙張泛黃,邊角卷起,像是被歲月揉皺的記憶。他隨手翻開一張,上麵密密麻麻畫著玻璃切割的角度和尺寸,旁邊還有手寫的備注:“此處易崩邊,需慢速處理。”
他忽然想起自己剛進廠那年,師傅也是這樣,一邊教他看圖,一邊帶他在機器旁實操。那時候沒有電子文檔,全靠一張張圖紙、一句句口傳心授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掏出手機,拍下這張圖紙,發到了一個工作群裡,配文:
“這些不能丟了,但也得加點新的。”
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,落在那些泛黃的圖紙上,像是給它們鍍了一層金邊。
他站在那兒,久久沒動。
傍晚,劉好仃坐在辦公室,桌上攤著一張表格:《關鍵崗位技能清單》草案。他正在一項項勾選哪些是當前具備的,哪些是亟需補充的。
小王推門進來:“師傅,我剛剛在係統後台看到一個現象。”
“什麼現象?”
“有些老師傅雖然操作慢一點,但他們提的反饋特彆實用,都是我們沒考慮到的實際問題。”
“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因為他們知道哪裡容易出錯,知道機器和人之間的‘縫隙’在哪。”
小王若有所思:“那是不是可以把他們的經驗變成係統的提示?比如……在某個步驟自動彈出注意事項?”
劉好仃眼睛一亮:“這個主意不錯。”
他提起筆,在表格下方加了一欄:
“經驗轉化機製待調研)”。
夜色漸深,辦公室的燈光依舊亮著。
窗外,遠處的玻璃廠房燈火通明,機器運轉的聲音此起彼伏,像是一首永遠不會結束的交響曲。
劉好仃合上筆記本,站起身,走到窗前。
他望著那片燈火,輕聲自語:“人要是不跟上,再好的係統也沒用。”
下一秒,他轉身關燈,拉上門,腳步聲消失在走廊儘頭。
玻璃廠的夜晚,依舊熱鬨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