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錯。”劉好仃讚許地看了她一眼,“這樣不僅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,還能積累用戶粘性。”
“不過我們現在還不具備完整的定製生產能力。”小林提醒道,“得先從小範圍測試做起。”
“那就先做試點。”劉好仃乾脆地說,“選幾款熱門型號,推出幾種基礎圖案,看看市場反應。”
阿芳立刻記錄下來,又翻回之前的筆記頁,指著角落裡自己隨手寫的四個字:“可變牆麵。”
“我覺得這個詞很有潛力。”她說,“它既體現了功能上的靈活性,也有一定的想象空間。”
劉好仃沉思片刻,點了點頭:“嗯,這個詞可以保留,作為核心概念之一。”
小林則打開電腦,調出一份競品分析報告:“我們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,已經開始往這個方向靠攏了。他們的某係列玻璃產品主打‘家居美學’,價格比我們高出不少,但銷量一直很穩定。”
“這說明市場有需求。”劉好仃說,“我們要做的,不是跟他們硬碰硬,而是找到我們的獨特之處。”
“那我們的優勢是什麼?”阿芳問。
“是我們對工藝的了解。”劉好仃回答,“彆人可能隻關注外觀,但我們知道怎麼在保證美觀的同時,兼顧安全性和實用性。”
“換句話說,我們是懂玻璃的藝術家。”小林打趣。
“不,是懂生活的工程師。”劉好仃笑著糾正。
討論持續到中午,大家各自領到了任務。
阿芳負責優化產品名稱和描述,重點突出“空間感”和“個性化”;小林則著手調研模塊化拚接的技術可行性,並準備製作一套演示模型。
臨走前,阿芳忽然停下腳步:“劉哥,你覺得……我們這次真的能把玻璃說得像個樣子嗎?”
劉好仃笑了笑,拿起桌上的玻璃樣板,對著陽光輕輕轉了個角度。
陽光透過玻璃,在牆上投下一道流動的光影,像是一幅正在緩緩展開的畫。
“你說呢?”他反問。
阿芳看著那道光影,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。
劉好仃收起樣板,起身穿上外套:“走吧,吃飯去。”
小林已經衝出門去了,邊走邊喊:“我請客!你們倆要是不來,我就把今天的靈感全寫進ppt裡!”
阿芳笑著追上去,留下劉好仃一個人走在最後。
他回頭看了一眼會議室,陽光依舊照在那塊樣板上,折射出細碎的光斑。
他知道,這隻是開始。
但他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。
一步,就足夠改變方向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