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歎了口氣,心想,這哪是團隊,簡直是個小型聯合國。
“不能一刀切。”他在筆記本上寫下,“得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”
於是,他決定設計一個混合型的活動結構:前半段是團隊協作挑戰,後半段是自由交流時間。這樣既能激發互動,又不會讓誰覺得“被迫社交”。
他把草案發給阿芳和小林,請他們幫忙優化細節。
“劉哥,這個活動名字你得改一下。”小林在群裡發了個語音,“‘團隊融合活動’聽著太正式了,沒人想參加。”
“那你覺得叫什麼?”劉好仃回了個問號。
“破界·共融。”小林秒回,“聽起來像一塊玻璃撞上了另一塊,結果卻折射出了光。”
阿芳也發了個語音:“我同意,這個名字有畫麵感。”
劉好仃看著手機屏幕,嘴角微微上揚。他把“破界·共融”幾個字寫在了草案封麵上,然後在旁邊畫了兩個相交的圓。
“玻璃要拚成牆,不是靠膠水,而是靠光。”他又寫了一遍。
傍晚,劉好仃坐在會議室裡,窗外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,遠處玻璃廠的燈光像星星一樣亮著。他手邊堆著幾份草案,還有小林昨晚發來的幾個ppt模板。
他翻開筆記本,看到自己寫下的那句話:“玻璃要拚成牆,不是靠膠水,而是靠光。”
他輕輕合上本子,站起身,把草案收進文件夾裡。
“明天開始,輪崗試點。”他對自己說。
打印機還在嗡嗡作響,最後一頁紙緩緩吐出。
他拿起那張紙,夾進文件夾,轉身走向門口。
“哢噠”一聲,會議室的燈熄了。
夜色中,他的背影被走廊的燈光拉得很長。
他走得很慢,像是在等什麼。
下一秒,小林的聲音從背後傳來:“劉哥!”
劉好仃停下腳步,回頭。
“那個……我昨晚又改了點內容,發你郵箱了。”
“好。”他點頭,嘴角一揚,“明天聊。”
他繼續往前走,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裡回響。
窗外的風還在吹,遠處的玻璃廠依舊亮著燈。
像是誰在黑暗中,悄悄點亮了一盞盞光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