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一早走進辦公室,手裡拎著兩個塑料袋,一個裝著早餐油條,一個裝著打印出來的客戶名單。他把袋子往桌上一放,油條的香味瞬間在空氣中散開。
“誰買的?”小林從電腦後探出頭。
“我買的。”劉好仃一邊拉開椅子坐下,一邊說,“吃不吃?冷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小林立刻伸手抓了一根,“劉哥你這覺悟越來越高了,昨天說要建立客戶檔案係統,今天就開始行動了?”
“不行動,光開會說說,那叫‘紙上談兵’。”劉好仃咬了一口油條,邊嚼邊說,“你那邊‘心跳係統’準備得怎麼樣了?”
小林一邊嚼著油條一邊點頭,“原型圖已經畫好了,界麵還在調整,不過數據錄入這塊兒,確實有點麻煩。”
“麻煩歸麻煩,得做。”劉好仃喝了口豆漿,“客戶不是機器,他們有情緒,有習慣,有記憶。咱們現在做的,就是把這些‘人情味’放進係統裡。”
阿芳推門進來,手裡抱著一遝資料,“劉哥,客戶分級的初稿我整理好了,不過有些客戶信息不全,需要再核實。”
“辛苦了。”劉好仃接過資料翻了翻,“先從重點客戶開始,先把最核心的那批人摸清楚。你那邊分等級,小林那邊建係統,我來負責對接人分配。”
“那任務分配怎麼安排?”阿芳問。
“你們先各自挑幾個客戶試試水。”劉好仃說,“彆一開始就大張旗鼓,先小範圍試運行,有問題及時調整。”
小林點頭,“我今天就上線測試版,讓阿芳先試用。”
“行。”阿芳應了一聲,忽然指著資料裡一個名字,“這個李建國,是不是你以前的前輩?”
劉好仃愣了一下,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,確實是李建國。他笑了笑,“是啊,當年我剛進廠的時候,他手把手教我怎麼看圖紙、怎麼調參數。”
“那這個客戶就你來對接吧。”阿芳說,“說不定還能喚醒點老感情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隻是輕輕點了點頭,然後在那一頁折了個角。
“專屬對接人機製”正式上線那天,劉好仃組織了一次內部培訓。
會議室裡坐滿了人,有點頭哈腰的老員工,也有剛入職沒多久的新麵孔。小林坐在後排,手裡拿著自己畫的“心跳係統”流程圖,時不時低頭調整一下。
“客戶不是任務,是信任。”劉好仃站在白板前,寫下這句話,“你們每一個人負責的,不是一串數字,不是一個訂單編號,而是一個人。這個人,可能在某個辦公室裡,每天盯著我們的發貨單,也可能在某個工地裡,等著我們的玻璃按時送到。”
有人小聲嘀咕:“說得這麼玄乎,不就是個客戶嗎?”
劉好仃聽見了,但沒直接反駁,而是繼續說:“你們有沒有接過那種特彆難纏的客戶?動不動就打電話投訴,提各種奇怪的要求,還總說‘你們怎麼不如以前了’?”
底下有人點頭。
“其實,那不是客戶難纏,是客戶失望。”劉好仃頓了頓,“他們不是在找茬,是在找一個能讓他們安心的人。”
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。
“所以,我們這次的調整,不是為了應付客戶,是為了讓客戶知道,有人在認真聽他們說話。”
小林舉手,“劉哥,那如果客戶提出我們目前做不到的要求怎麼辦?”
劉好仃看了他一眼,“記下來,帶回廠裡討論。我們不是神仙,不能立刻滿足所有需求,但我們得讓客戶知道,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。”
阿芳在筆記本上記下這句話,標題寫著:“未兌現的需求清單”。
小林的“心跳係統”終於上線了。
他坐在電腦前,看著屏幕上跳出來的數據麵板,心跳也跟著快了幾拍。
“紅黃綠三色預警,實時更新。”他一邊演示一邊說,“綠色代表正常活躍,黃色代表有潛在流失風險,紅色就是已經半年沒下訂單了。”
“那紅色客戶怎麼處理?”有人問。
“優先跟進。”劉好仃接過鼠標,點開一個紅色標記的客戶,“這個廣州的建築公司,以前是我們最大客戶之一,現在半年沒動靜了,說明什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