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晨光斜照的辦公室窗前,手裡捏著一張打印出來的客戶回訪計劃表,紙角被他捏得微微發皺。
“這玩意兒真有用?”小林一邊啃著三明治,一邊盯著那張表,“客戶接不接電話都看緣分,我們還定頻率?”
“緣分是玄學。”劉好仃把表貼在白板上,“我們做的是人情買賣,得有點人情味。”
阿芳推門進來,手裡抱著一遝文件,眉頭皺得像剛拆封的舊信封,“劉哥,我這邊客戶名單整理完了,但有幾個聯係人信息不全,隻有一個名字。”
“名字也比沒有強。”劉好仃接過文件,“先記下來,回頭我親自聯係。”
小林咽下一口三明治,擦了擦嘴角,“那‘三步回訪法’真的能解決客戶不接電話的問題?”
“不是解決,是降低風險。”劉好仃拿起馬克筆,在白板上寫下“三步”:
1看訂單
2查記錄
3撥電話
“彆一上來就問‘最近怎麼樣’,客戶以為我們推銷呢。”他說,“得先知道他上回買了啥、有沒有投訴、有沒有特殊備注。”
阿芳點頭,“我剛回訪了一個客戶,他一聽是我,直接說‘你們怎麼又來了’。”
“那你咋回的?”小林問。
“我說‘我是來問您上次提的建議有沒有改進到位’。”阿芳翻出記錄,“他愣了一下,說‘你們還記得這事啊’。”
劉好仃笑了,“客戶不是不想接電話,是怕我們打完電話就忘了。”
小林低頭在筆記本上寫了一行字:“客戶怕被遺忘。”
小林坐在電腦前,盯著屏幕上的“心跳係統”界麵,眉頭緊鎖。
他剛上線了“客戶情緒標簽”功能,結果第一天就出問題。
“憤怒”“滿意”“冷淡”“中立”四個標簽,員工們隨便打,有的客戶明明剛簽完大單,卻被標成“憤怒”。
“這玩意兒太主觀了。”小林自言自語,“得加個客觀指標。”
他調出客戶曆史記錄,把“近三個月投訴次數”設為情緒參考值,投訴多的自動標紅,少的標綠。
“係統不能完全懂人心,但至少能提醒我們注意。”
他敲下回車,保存設置,然後在係統裡新增了一個“回訪日誌共享庫”,要求每次回訪後必須填寫客戶真實反應。
“這樣下次彆人再回訪,就不會重複問同樣的問題。”他喃喃自語,“客戶最煩的就是‘你們怎麼又問一遍’。”
測試的時候,小林誤將一個客戶從“滿意”標成了“憤怒”,結果係統自動安排了連續三天的回訪提醒。
客戶接到電話後很生氣:“你們是不是有病?我都沒投訴,你們天天打電話乾嘛?”
小林趕緊撤回標簽,刪掉回訪提醒,心裡卻咯噔一下。
“係統能提醒我們關注客戶,但不能代替我們理解客戶。”
他看著屏幕,忽然想起劉好仃說的那句話:“客戶不是任務,是信任。”
劉好仃坐在辦公桌前,手機握在手裡,遲遲沒撥出去。
屏幕上顯示著“李建國”三個字。
他深吸一口氣,按下撥號鍵。
電話響了三聲,接通了。
“喂?”聲音有些沙啞,聽上去不太高興。
“老李,是我,劉好仃。”
那邊沉默了幾秒,“哦,是你啊。”
“最近怎麼樣?”劉好仃問。
“還行吧。”李建國語氣平淡,“你現在不是管理層了?還親自打電話?”
“還是老樣子,乾活的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就是想問問你這邊有沒有什麼新需求。”
“需求?”李建國輕笑一聲,“你們現在發貨倒是快了,可我提的建議,你們聽進去幾句?”
劉好仃沒說話。
“上次我跟你們說,玻璃厚度公差能不能再控製得嚴一點,你們說‘可以’,結果半年過去了,還是老樣子。”
“那是因為我們沒跟進。”劉好仃低聲說,“我承認,是我們疏忽了。”
“不是你們疏忽,是你們根本沒當回事。”李建國語氣冷了些,“我現在都懶得提建議了。”
劉好仃握著手機,手心有些出汗。
“我不是來聽批評的。”他說,“我是來聽你怎麼想的。”
那邊又沉默了幾秒。
“你現在說這些,是不是晚了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