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光透過會議室的玻璃窗斜斜地灑在桌麵上,把幾杯喝了一半的咖啡照得閃閃發亮。劉好仃坐在主位上,手裡握著一支筆,正低頭翻看昨晚整理出來的資料。那張世界地圖還貼在牆上,羅馬尼亞的位置被他用紅圈圈了起來,旁邊寫著一行小字:“高端防火玻璃——試水第一站”。
“劉哥,資料都準備好了。”阿芳輕聲說,她麵前擺著一疊厚厚的文件,上麵密密麻麻地標注了顏色和符號。
“辛苦了。”劉好仃抬頭笑了笑,“咱們現在不是在畫餅,是在切餅。”
“這餅可有點硬。”小張靠在椅背上伸了個懶腰,“語言、法規、客戶關係……哪一塊都不容易。”
“越難啃的地方,骨頭才越香。”劉好仃一邊說著,一邊在白板上寫下幾個關鍵詞:細分市場、本地化策略、資源分配。
老趙推了推眼鏡,指著一份表格說:“我們初步劃分了四個子市場,分彆是高端防火玻璃、裝飾玻璃、工業定製玻璃和建築安全玻璃。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客戶畫像和進入門檻。”
“很好。”劉好仃點點頭,“接下來我們要做的,就是給這些市場分彆配‘鑰匙’。”
“鑰匙?”阿芳問。
“對,鑰匙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在“高端防火玻璃”旁邊寫下一個詞,“信任。”
“德國那位工程師怎麼說?”小張問。
“他說,東歐市場的信任,是建立在專業和耐心上的。”劉好仃打開手機,點開一封郵件,“他還給了一個建議:先從一個小項目做起,哪怕隻是個樣板間。”
“聽起來像釣魚。”老趙笑著插話,“要的是鉤子小,線放得長。”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所以我們的推廣方案,不能太張揚,但也不能太低調。”
阿芳翻著手裡的資料:“我們準備了英文版的產品手冊,還有視頻介紹。不過……翻譯這塊可能需要再潤色一下。”
“那就找外援。”劉好仃說,“我昨天已經聯係了德國那邊那位工程師,他願意幫我們校對,並加上一些當地常用的術語。”
“這下靠譜多了。”小張鬆了口氣,“不然光是產品描述不對味,就可能讓人誤會我們不懂行。”
“不隻是術語問題。”劉好仃認真地說,“文化差異也會影響溝通效果。比如,他們更看重長期合作,而不是一次性交易。”
“所以我們得學會慢慢來。”阿芳若有所思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笑了,“慢,是為了更快。”
會議繼續進行,大家開始分工落實各項任務。阿芳負責數據追蹤和反饋機製搭建;小張對接產品細節與技術顧問;老趙則負責預算控製和初期成本分析。
“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?”阿芳忽然抬起頭,“我們雖然定了方向,但還沒真正接觸過當地的客戶。”
“這個問題,今天就要解決。”劉好仃合上筆記本,“我已經安排了三場遠程視頻會議,對象是三家潛在客戶。”
“這麼快?”小張有些驚訝。
“機會都是搶來的。”劉好仃站起來,“彆等彆人準備好,我們要先邁出第一步。”
視頻會議當天,會議室裡比平時安靜許多。四個人圍坐在電腦前,屏幕上是三個不同城市的畫麵。劉好仃穿著乾淨整潔的襯衫,神情專注地盯著屏幕。
第一個客戶是布加勒斯特的一家建築公司采購負責人,名叫米哈伊。他的表情很淡,聽完介紹後隻說了一句:“我們已經有穩定的供應商了。”
劉好仃沒急著回應,而是點了點頭:“謝謝您的坦率。我想知道,您目前的供應商是否能提供符合最新建築標準的防火玻璃?”
對方愣了一下,似乎沒想到他會問這個。
“我們在國內已經通過了多項認證,包括歐盟en標準。”劉好仃繼續說道,“如果您有興趣,我們可以提供樣品和詳細的技術參數。”
米哈伊沉默了幾秒,最後說:“我會考慮的。”
第二家客戶的反應更冷淡,甚至直接打斷了介紹:“中國的產品?價格低是好事,但質量……”
劉好仃笑了笑:“我知道很多人對中國製造有誤解。但我們這次帶來的,不隻是產品,還有解決方案。比如,針對您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,我們做了專門的抗風壓設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