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會議室門口,手裡拎著一袋剛買的豆漿,嘴裡叼著吸管,一邊走一邊用肩膀撞開了門。門開的瞬間,一股咖啡香混著打印機的熱氣撲麵而來,他忍不住打了個噴嚏,差點把豆漿灑在自己褲子上。
“劉哥,你再不來,我們都要睡著了。”小張坐在會議桌一頭,手裡拿著筆在筆記本上畫圈圈。
“抱歉抱歉,剛跟法務那邊聊完保險條款,他們硬是把合同改成了《戰爭與和平》續集。”劉好仃把豆漿放下,順手扯了張紙巾擦手,“不過他們答應提前介入流程優化的合同部分了。”
“那太好了。”阿芳抬頭,“我們剛把流程優化的初步模型畫出來,但技術那邊反饋說邏輯有點複雜。”
“複雜?”劉好仃挑眉,“我倒要看看是他們複雜,還是我們複雜。”
阿芳把電腦轉過來,屏幕上是一張流程圖,密密麻麻的節點和箭頭像是被貓踩過的毛線團。
“這是他們理解的模型。”她指著一處,“他們覺得客戶信任評分隻是個參考,不能作為調度依據。”
“那就讓他們參考參考。”劉好仃喝了口豆漿,吸管發出“咕嚕咕嚕”的聲音,“我們不是在搞評分崇拜,而是在用數據說話。客戶信任評分高,說明他們願意給我們機會,那我們就得優先回應他們的需求。”
“但問題是,低評分客戶訂單量也不小。”阿芳補充了一句,“剛才會議上有人說,這樣會不會影響整體營收。”
劉好仃放下豆漿,沉吟片刻,點了點頭:“流程優化不是放棄誰,而是先扶穩誰。我們得先確保高信任客戶能穩住,再想辦法提升低評分客戶的體驗。”
“那怎麼提升?”小張問。
“慢慢來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流程優化不是一錘子買賣,是個持續改進的過程。我們先把第一步走穩,再談第二步。”
“那我們先從法國開始?”阿芳問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法國客戶反饋最多,問題也最集中,正好做試點。”
小張在筆記本上記下:“法國試點,信任先行。”
“那技術那邊怎麼辦?”阿芳問。
“我去。”劉好仃站起身,“他們不是覺得模型複雜嗎?那我們就一起拆開來看。”
技術部的會議室比想象中熱鬨。
“劉哥,你來得正好。”技術組長老李一看到他,就遞過來一張流程圖,“我們試跑了幾組數據,發現新模型在處理低評分大訂單時,優先級會偏低。”
“這我知道。”劉好仃接過流程圖,仔細看了幾眼,“但評分不是唯一標準,我們還有訂單金額、曆史合作頻次這些參數。”
“可問題是,係統默認評分權重最高。”老李皺眉,“如果客戶評分低,係統就會自動降級處理。”
“那我們就調整權重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在流程圖上畫了個圈,“把訂單金額和合作頻次的權重也加上,形成一個綜合評分模型。”
“你是說,動態調整?”老李眼睛一亮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評分不是死的,客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。我們要讓係統能根據數據自動調整優先級。”
“那這個模型得重新設計。”老李說,“現有的邏輯撐不住。”
“那就重新設計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你們不是常說,係統就像人,得不斷學習,不斷進化嗎?”
“是是是。”老李點頭,“那我們先做個模擬測試,用曆史數據跑一遍,看看效果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我下午再來,你們先跑起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