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會議室的窗邊,望著外麵的天色。陽光已經不那麼刺眼了,像是被誰調了亮度,溫柔地灑在玻璃廠的廠房頂上。剛才的彙報會結束得不錯,大家情緒高漲,連一向不愛說話的老王都在會上多說了兩句。
他低頭看了看手裡的報告,封底上阿芳又畫了個笑臉。陽光落在那筆跡上,像是那個笑臉真的在發光。
“文化融合這事兒,算是開了個好頭。”他自言自語,聲音不大,卻透著股踏實勁兒。
會議室裡還留著幾杯沒喝完的茶,阿芳那杯奶茶杯還在桌上,杯壁上水珠滑落,像在悄悄記錄剛才的熱鬨。
小張收拾著投影儀線纜,一邊嘟囔:“法國那邊的設計師回郵件了,說想試試把我們的玻璃工藝和巴黎的街頭藝術結合。”
“聽起來有點意思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咱們這玻璃廠,還能跟街頭塗鴉扯上關係。”
“文化融合嘛,不就是得整點新鮮的。”小張把線纜繞成一卷,隨手放在桌上,“不過劉哥,你剛才會上說的那句‘走出去容易,走進去難’,我回去越想越覺得有道理。”
劉好仃點點頭,沒說話。他走到會議桌前,拉開椅子坐下,手指輕輕敲著桌麵,像是在聽一首隻有他能聽見的節奏。
窗外,那棵老榕樹在風中輕輕搖晃,樹影斑駁,像極了文化的痕跡,一點點、一滴滴,悄悄地,滲透進每一個人的心裡。
阿芳推門進來,手裡拿著兩杯新的奶茶,杯壁上還掛著水珠。“來啦來啦,慶祝一下!”她把一杯放在劉好仃麵前,“這回我特意加了布丁,祝咱們的融合之路甜上加甜。”
“你這是把奶茶當文化融合的催化劑了?”小張笑。
“對啊,文化融合也需要‘添加劑’。”阿芳認真地說,“就像這布丁,軟軟的,甜甜的,誰不喜歡?”
劉好仃接過奶茶,輕輕吹了口氣,熱氣嫋嫋上升,在陽光下泛著微光。他抿了一口,甜味順著喉嚨滑下去,心裡卻有些沉。
“不過……”他頓了頓,看著桌上還留著的幾份資料,“文化融合是邁了一步,但接下來的事兒,也不輕鬆。”
“什麼事兒?”阿芳問。
“人。”劉好仃放下杯子,“咱們現在最大的問題,不是文化融合不下去,而是怎麼讓這些融合了文化的人,真正留下來,願意乾,願意拚。”
小張皺眉:“你是說……激勵機製?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現在這套激勵方式,太老了,太單一了。獎金、表揚、升職,就這三板斧。可現在咱們麵對的,是來自不同國家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。他們的需求,不光是錢,還有認同、歸屬、成就感,甚至……藝術感。”
阿芳眨眨眼:“你這是要給員工定製‘文化套餐’?”
“差不多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就像我們給不同國家定製文化表達方式一樣,員工的激勵方式也得因人而異。”
小張若有所思:“那法國那邊的設計師,是不是也可以考慮用藝術合作的方式激勵他們?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眼神亮了,“比如讓他們參與企業文化視覺設計,甚至可以讓他們在玻璃工藝上做些創作,讓他們覺得,這不是在打工,而是在創造。”
阿芳點點頭:“那巴西那邊呢?他們喜歡節奏感和活力,是不是可以考慮讓他們參與一些團隊活動,比如舞蹈或者音樂?”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拍了拍桌子,“激勵不是發獎金那麼簡單,而是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團隊的一部分。”
小張歎了口氣:“那我們得重新設計整個激勵體係了。”
“是啊。”劉好仃望向窗外,“文化融合是第一步,人才激勵才是真正的考驗。我們要做的,不隻是讓彆人接受我們的文化,而是讓彆人願意為我們拚。”
會議室裡安靜了一會兒,隻有奶茶杯壁上的水珠,一滴一滴,慢慢滑落。
阿芳忽然開口:“劉哥,你說我們是不是也該搞個‘激勵方案’的頭腦風暴會?讓大家一起想想,怎麼讓激勵更有效?”
“好主意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光靠我們幾個想,肯定不夠。得聽聽一線員工的想法,尤其是那些和國外團隊合作的人。”
小張已經開始翻筆記本:“那我得先整理一下目前的激勵方式,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優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