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玻璃廠的食堂門口,手裡拿著一遝打印好的調查問卷,臉上掛著笑,像是在等一場考試的開場鈴。
“劉工,這回的問卷,真不會影響績效吧?”一個戴眼鏡的小夥子湊過來,壓低聲音問。
“你這小夥子,怎麼跟上回一樣,還問這個?”劉好仃笑得更開,“上回我不是說了嘛,這問卷就是聽聽大家心裡話,不打分、不排名,更不會拿去跟工資掛鉤。”
“可上次還有人說……”
“上次有人還說廠裡要改食堂菜譜呢,結果呢?”劉好仃打斷他,“你看看,紅燒肉還是那個味兒。”
小夥子愣了一下,也笑了:“那我可得抓緊填,不然紅燒肉涼了。”
食堂裡人漸漸多了起來,劉好仃站在門口,一邊發問卷,一邊跟大家打招呼。有人接過問卷就低頭填,有人還一邊填一邊念叨:“這回能選烘焙課嗎?上次那個小王都出書了。”
“能!”劉好仃回答得乾脆,“隻要咱們能安排的,都行。”
阿芳抱著電腦坐在角落,一邊錄數據一邊搖頭:“劉哥,這次的問卷回收率比上次還高。”
“說明大家開始信任咱們了。”劉好仃坐下,喝了口茶,“信任這東西,比獎金好使。”
“可問題也多了。”阿芳指著電腦屏幕,“你看,有人問‘公司能不能支持我去學潛水’,還有人問‘能不能讓我帶狗上班’。”
“潛水?”劉好仃挑眉,“這有點挑戰。”
“帶狗?”阿芳也笑了,“我猜他是想緩解工作壓力。”
“那咱們得想想辦法。”劉好仃摸著下巴,“潛水不好辦,但戶外活動可以安排。至於狗……”
“彆告訴我你真打算讓狗進廠。”阿芳瞪大眼。
“當然不是。”劉好仃笑,“但我們可以搞個‘員工心理關懷日’,安排心理谘詢師來,或者組織點減壓活動。”
“比如?”阿芳好奇。
“比如……帶薪散步。”劉好仃一本正經地說,“每天下午三點,大家放下手頭工作,去廠區走一圈,呼吸新鮮空氣,順便看看玻璃在陽光下多漂亮。”
阿芳笑得差點打翻水杯:“劉哥,你這想法……真挺新鮮。”
“新鮮才好。”劉好仃喝了口茶,“咱們這廠子,不就靠玻璃折射出五彩光活著嗎?”
幾天後,調查結果出來了。阿芳把數據整理好,遞到劉好仃桌上。
“整體滿意度比上季度高了百分之十五。”她指著圖表,“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都有明顯提升。”
“看這個。”劉好仃指著一個柱狀圖,“生產部的效率提升最多。”
“是李師傅那組。”阿芳點頭,“他那個‘光影記錄團’搞得挺火,還拍了幾個宣傳視頻。”
“不錯。”劉好仃翻著報告,“還有這個,設計組的客戶反饋評分也漲了。”
“林小雨那小姑娘功勞不小。”阿芳說,“她現在在市場部也混得開。”
“看來咱們這激勵菜單,真有點意思。”劉好仃笑著合上報告,“不過,這數據裡有個問題。”
“哪個?”阿芳問。
“你看這個。”劉好仃指著一個曲線,“有個員工的積極性提升不明顯,怎麼回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