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聽著這些討論,心裡漸漸有了底。雖然大家經驗不足,但思維活躍,而且願意嘗試。他開始意識到,國際市場雖然複雜,但隻要方法對了,就不是無解的難題。
可就在大家信心滿滿的時候,新的問題又來了。
“劉哥,我們分析完數據,發現一個問題。”阿芳皺著眉,“國際市場變化太快,咱們現在做的分析,可能到下個月就過時了。”
“而且,有些數據之間是矛盾的。”另一個同事也補充,“比如一個國家的政策說是支持環保產業,但實際執行的時候又對進口環保產品加稅。”
“這就像說一個人嘴上說減肥,手裡還拿著炸雞。”劉好仃笑著接話,隨即語氣一沉,“這說明,國際市場不是線性的,是多維度的。咱們不能隻看表麵,得看背後的利益鏈。”
“那怎麼辦?”阿芳問。
“怎麼辦?”劉好仃走到白板前,拿起筆,“咱們得把分析結果分成三個層次:宏觀、中觀、微觀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他邊寫邊說:
“宏觀是大環境,比如全球經濟走勢、國際政策風向;
中觀是行業趨勢,比如玻璃行業在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;
微觀是客戶的具體需求,比如他們對產品功能、價格、服務的偏好。”
“這麼一拆,咱們就能知道哪些是長期趨勢,哪些是短期波動。”劉好仃轉過身,看著大家,“這樣咱們的策略才不會被風吹偏。”
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,像是所有人都在消化這句話。
“劉哥,你是怎麼想到的?”阿芳忍不住問。
“我哪有那麼聰明。”劉好仃笑著搖頭,“我是從員工激勵那邊學來的。當時咱們分析員工需求,也是從個人、團隊、公司三個層麵來看的。方法都是相通的。”
“原來是這樣。”大家紛紛點頭。
“不過,”劉好仃頓了頓,語氣變得嚴肅,“分析歸分析,咱們也得認清現實。國際市場複雜多變,優化難度確實不小。”
“那咱們還做嗎?”有人問。
“當然做。”劉好仃毫不猶豫,“咱們不能因為玻璃容易碎,就不做玻璃了。得讓它變得更結實。”
“那下一步呢?”
“下一步,”劉好仃走到窗邊,看著窗外的玻璃幕牆,“咱們得開始製定優化方案了。”
他回頭,眼神堅定。
“但在此之前,咱們得先把這鍋‘國際市場大雜燴’,燉得更香一點。”
他轉身拿起茶杯,輕輕吹了口氣,熱氣嫋嫋上升,在陽光下折射出微光。
“來吧,咱們繼續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