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路徑:短視頻引爆→社交平台擴散→用戶自發站隊
區域風險:沙特為主,德越暫無連鎖反應但需警惕模仿)
寫完,他退後一步,像是欣賞一幅剛完成的塗鴉。
“這不是壞事。”他忽然說,“這是提醒我們,用戶不是數據,是活人。他們罵你,是因為他們在乎。”
這話沒雞湯味兒,反倒像車間裡那台老空調吹出來的風,涼是涼,但透著股踏實勁兒。
老張摸著飯盒邊緣的毛刺,突然問:“劉哥,要是用戶真帶特產來……咱們廠門口那張舊桌子,能抗住酸筍味兒嗎?”
沒人笑。
因為大家都記得,上一章結尾,飯盒落地時沒人撿。
而現在,老張彎腰,把飯盒撿起來,輕輕放在桌上,鋁殼磕地一聲悶響,像敲鼓。
陽光落在他肩上,像披了件舊外套。
小林看著白板上的三條橫線,忽然說:“那我們是不是該給每個國家準備一套應對方案?”
阿芳抬頭:“比如?”
“比如沙特用戶喜歡貓,我們就得多點幽默感;德國人講邏輯,就得數據說話;越南那邊……”他頓了頓,“得防著點水軍。”
老張插嘴:“那你打算怎麼分?”
小林咧嘴一笑:“簡單啊,按情緒強度分級唄!就熱情回應,就溫和解釋,直接歸檔。”
他說完才發現,自己說的正是阿芳昨天隨手寫的那三個符號。
四人對視一眼,沒人說話,但空氣裡飄著點微妙的默契——像是剛學會騎車的人,終於敢鬆開把手滑一段了。
劉好仃沒誇誰,也沒總結,隻是把那張寫著“”的便簽撕下來,貼在白板最上方,正好蓋住昨天“新鮮度”紙片的一角。
風吹進來,紙邊翹起,像一隻想飛的小蝴蝶,終於敢動了。
老張這時忽然開口:“劉哥,要是用戶真帶特產來……咱們能不能換個新桌子?”
劉好仃沒答。
他隻是把飯盒蓋子打開,裡麵還剩半塊冷饅頭,落在水泥地上那道淺灰色的印子上——不是昨天的灰,是今早打印機清空廢粉時漏出來的,細得能飄起來。
陽光穿過窗縫,落在舊飯盒上,油漬折射出彩虹色的光斑,像一麵微型旗幟,在風裡輕輕晃。
老張彎腰,撿起饅頭,朝廠門口那張舊桌子走去。
陽光落在他肩上,像披了件舊外套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