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低頭,在草圖背麵寫下六個字:讓瓶子自己說話。
他折了個角,夾進筆記本。
“接下來,”他說,“我們得決定一件事。”
眾人抬頭。
“我們願意為‘不替彆人說話’,做到哪一步?”
阿芳剛要開口,手機震動了一下。她低頭看了一眼,是質檢組的消息:“新下線的帶槽瓶,有三隻底部凹槽偏移0.2毫米,是否返工?”
她抬頭:“劉工,這算不算接口失效?”
劉好仃沒立刻答。他拿起一隻樣品,對著燈看。那道槽細如發絲,偏了那麼一丁點,像一句悄悄改了語氣的話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返工。”他說,“接口可以小,但得準。不準,就成了敷衍。””。
老張翻出工藝手冊:“調激光參數,加一次校準工序,成本再加0.8。”
“加。”劉好仃把瓶子放回桌上,“我們不是做容器,是在做承諾。差0.2毫米,用戶可能不說,但瓶子知道。”
阿芳忽然問:“如果有人刻的不是祝福,是罵人的話呢?”
劉好仃頓了頓。
“那說明我們給的空間,是真的。”
他走到窗邊,暮色已沉,玻璃映出會議室的燈火,像無數個微縮的瓶子在黑暗中亮起。
“我們控製不了內容,但能控製態度。”他轉身,“隻要工藝不偷懶,動機不藏私,哪怕有人罵,也是真話。真話,比假讚美值錢。”
小林低聲說:“接口倫理邊界待議”。
會議快結束時,劉好仃把那隻帶槽的曲麵瓶收進了隨身工具箱。
阿芳看見了,問:“不放展示櫃?”
“現在它不是樣品。”他拉上拉鏈,“是尺子。”
老張收拾文件,突然說:“下周模具組要排新檔期,文化接口這事,得定個優先級。”
劉好仃點頭:“排第一。”
“可銷售部那邊……”
“讓他們等。”劉好仃拍了拍工具箱,“有些東西,得先做對,再做快。”
阿芳把方案文檔命名為《國際化品牌文化建設三原則》,點了保存。
第一條:尊重差異,不模仿符號。
第二條:提供接口,不預設意義。
第三條:透明動機,不隱藏選擇。
她抬頭:“明天晨會,就這麼報?”
“報。”劉好仃拎起工具箱,“就說我們不做文化搬運工,我們做文化搭台人。”
門拉開時,走廊的燈剛亮。
他走出去兩步,又停住。
“對了,”他回頭,“從明天起,所有新瓶底部,加一道微弧槽。不深,不寬,剛好能留點痕跡。”
小林問:“要寫說明嗎?”
“不用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光存在,就是態度。”
他轉身,工具箱的拉鏈閃了下光。
工具箱的拉鏈卡在半途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