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點四十分,天光剛在玻璃牆上爬出一點影子,像誰用淡橙色的蠟筆輕輕塗了層底色。17號爐的火焰還在穩穩跳動,映得走廊地麵微微發亮,仿佛一條藏在牆裡的河正悄悄流動。
劉好仃坐在會議室第一排,麵前攤著那份封麵空白、手寫標題的《國際數字化技術更新洞察初稿)》。他沒急著翻,隻是把紅筆在掌心轉了兩圈,又輕輕擱下。筆尖那點紅墨,像是昨夜留下的火種,還沒熄。
門被推開,小林抱著電腦進來,發梢還沾著晨露,大概是一路騎車來的。阿芳跟在後麵,手裡捏著一疊彩打的圖表,邊走邊低頭看,差點撞上桌角。老張最後一個到,腳步沉穩,手裡攥著那本舊得邊角卷起的筆記本,坐下時還順手把椅子往裡推了半寸——多年夜班養成的習慣,怕磕著人。
沒人說話,但空氣裡有種熟悉的節奏感,像是爐火調到了最佳燃燒狀態,不躁,不悶,剛剛好。
劉好仃翻開文件,停在那句“深化轉型,非補丁,乃重寫”上。他抬眼,笑了笑:“昨晚小王用秒表掐出0.7秒延遲的事,我睡前三遍。”他點開一段視頻,畫麵裡是夜班監控截圖,小王蹲在控製台前,手裡真拿著個秒表,眼睛盯著曲線抖動的瞬間。
“人能發現係統卡頓,說明它已經卡到肉眼可見了。”他說,“咱們今天不談未來多酷,先解決現在哪兒疼。”
小林立刻接話:“那ai自學習必須上,德國那邊都靠它調火了,咱們再不跟,三年就差出代際了。”
阿芳搖頭:“可咱們的中台像老房子,電線水管全埋牆裡,你非要裝智能馬桶,水壓不夠,漏了算誰的?”
老張翻著本子,低聲插了句:“我問過幾個老師傅,他們不怕機器聰明,怕機器不認人。比如突然改操作界麵,老員工手一抖,整爐料就廢了。”
劉好仃聽著,沒打斷。等三人說完,他起身走到白板前,寫下三行字:技術成熟度、行業適配度、落地可行性。
“咱們不比誰跑得快,要比誰走得穩。”他拿起記號筆,“來,給德國ai調度、日本邊緣計算、美國數字孿生,各打個分,滿分十分。”
討論很快熱起來。小林給ai自學習打了九分,阿芳隻給六分,理由是“數據底座太虛”;老張對數字孿生興趣最大,在評分表上寫了一行小字:“需建虛擬爐”,又圈出“數據同步頻率”,嘀咕了一句:“如果每0.1秒同步一次,咱們的中台扛得住嗎?”
劉好仃聽見了,沒答,隻在白板上畫了個雙軌圖:左邊箭頭寫著“持續引入新技術”,右邊箭頭寫著“優化數字化架構”。
“一條腿快,另一條腿瘸,走不遠。”他說,“咱們先搭骨架,再長肉。比如,ai質檢可以先試點,但得先打通數據通路,彆讓它成了孤島上的攝像頭。”
阿芳眼睛一亮:“就像先修路,再通車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不然再好的車,也隻能推著走。”
小林不甘心:“可外部技術更新這麼快,咱們慢慢來,會不會剛上線就過時?”
劉好仃笑了:“技術像潮水,咱們不是追浪,是造堤。堤修得牢,浪再大,也衝不垮。”
他轉身在白板中央寫下標題:國際化品牌數字化轉型深化方案草案)。字寫得端正,筆畫有力,像是把過去幾十年在廠裡走過的路,一筆一劃刻了進去。
會議繼續。大家開始貼便簽,紅色是高風險高回報,黃色是過渡方案,綠色是可立即推進。ai質檢、邊緣計算、數據中台重構……一個個貼上去,又調整位置,像在拚一幅未完成的拚圖。
阿芳忽然舉手:“如果雙線並行,人力怎麼辦?現在技術組、操作組都滿負荷了。”
老張也點頭:“上次升級,三個夜班連軸轉,有人回家睡著了還喊‘停爐’。”
劉好仃沉默兩秒,忽然問:“還記得上回可持續發展評估嗎?阿芳發現,參與公益活動的班組,設備故障率降了18。”
阿芳一愣,隨即反應過來:“你是說……人心穩了,效率就上來了?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看著大家,“現在咱們不是在換係統,是在建信任。隻要方向對,人自然會跟上來。”
他提議成立兩個專項小組:小林牽頭技術引入,負責對接新模塊;阿芳帶隊架構評估,梳理數據流瓶頸;老張協調操作層,組織夜班日誌標注,為“虛擬爐”準備訓練數據。
“咱們不搞突擊戰,打的是陣地戰。”他說,“一寸一寸,往前推。”
散會前,方案草案打印出來,封麵是劉好仃手寫的標題,筆跡沉穩。他站在窗前翻了翻,陽光正好照在“深化”兩個字上,像是鍍了層金。
老張走過來,把那本舊筆記本遞給他:“我把夜班三個月的日誌都標了,溫度波動、加料間隔、報警頻次……你兒子說,這叫‘時序標注數據集’。”
劉好仃接過,翻開一頁,密密麻麻的紅藍標記像心跳圖譜,記錄著爐火的呼吸與脈搏。他輕輕拍了拍老張的肩:“下一步,讓‘影子爐’學會自己看火。”
走廊傳來腳步聲,小林抱著一摞新資料走來,臉上帶著點興奮:“劉師傅,我剛收到德國那家廠的公開技術白皮書,他們最新一代係統,已經能預測爐壁結晶了。”
劉好仃沒急著接,隻望著窗外。17號爐的火焰在玻璃牆上跳動,那條曾像未閉合環路的光影,此刻正緩緩收攏,仿佛一條河終於找到了它的入海口。
他點點頭:“放會議室,明天會上看。”
小林應了聲,轉身要走,又停下:“您說……咱們的係統,什麼時候能自己發現結晶?”
劉好仃翻開筆記本,在空白頁上寫下一行字:“預測,才是真正的自學習。”
筆尖一頓,墨水在紙上暈開一小團,像一顆剛落下的星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