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看著他,慢慢笑了:“你這想法,有點意思。”
“這叫‘定製信任’。”小林接話,“不是定製圖案,是定製‘我知道這塊玻璃從哪來’。”
劉好仃拿起筆,在“越南設計圈”旁邊寫下:“可追溯定製服務——客戶可指定生產批次,附贈質檢全程影像。”
“這不光是賣玻璃,是賣參與感。”小李越說越起勁,“咱們讓客戶從‘買家’變成‘見證者’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那就這麼定:越南走‘信’,信的核心,是透明;曼穀走‘值’,值的核心,是快;菲律賓走‘影響’,影響的核心,是故事;馬來西亞走‘安’,安的核心,是防爆認證;而那個‘禪意圈’……”
他頓了頓,看向小李剛才發現的數據。
“它的核心,是‘柔’。”
“柔?”小林愣了,“玻璃還能柔?”
“光可以。”劉好仃調出一張模擬圖,“咱們現有的玻璃反光太直接,像探照燈。但如果我們加一層納米漫反射塗層,讓光像晨霧一樣散開,不刺眼,不炫目,隻溫柔地鋪滿房間呢?”
小李盯著圖,喃喃:“這光……像剛醒來的那種感覺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輕聲說,“像人睜開眼,看見世界的第一眼。”
會議室安靜了幾秒。
小林忽然笑出聲:“劉師傅,您這哪是做玻璃,您這是做‘光的情緒’啊。”
“情緒最貴。”劉好仃合上筆記本,“人可以忍低價,忍等待,但忍不了天天回家被刺眼的光照得頭疼。咱們要做的,就是讓每一塊玻璃,都懂人的心情。”
討論漸入尾聲,各子市場的定位漸漸清晰。劉好仃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拿起紅筆,在“禪意生活圈”旁邊畫了個小燈泡,裡麵寫了個字:“新”。
“這個市場小,但新。新技術、新需求、新人群。咱們現有的產品線沒覆蓋它,但它存在。這就叫‘未被滿足的光’。”
他轉身,看著兩人:“市場細分,不是切蛋糕,是找燈。有的燈早就亮著,咱們去接電;有的燈還沒裝,但有人在等它亮。”
小李忽然問:“那……咱們的納米塗層,什麼時候能試產?”
“下周。”劉好仃說,“我已經跟技術組打了招呼,先做五塊樣品,打上‘禪光001’編號,寄給那幾個菲律賓博主。”
小林記下,抬頭:“要不要附個說明書?寫清楚‘此光專為靜心而生’?”
“不用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就附一張紙,上麵印一行字:‘你不需要它很亮,你隻需要它很暖。’”
會議室裡又靜了。
小李看著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圈和字,忽然說:“劉師傅,我以前覺得市場細分就是分錢,誰多誰少。現在覺得……像是在給人配眼鏡,度數不對,世界就模糊。”
“你悟了。”劉好仃笑著拍他肩膀,“咱們不是賣玻璃的,是幫人看清世界的。”
他收拾文件,準備離開,手機震動了一下。是技術組的回複:“‘柔光塗層’材料已備齊,隨時可試。”
劉好仃回了個“好”字,抬頭看向窗外。陽光穿過玻璃陣列,落在會議室的白板上,正好照在那個寫著“禪意生活圈”的圈裡。
光斑緩緩移動,像一隻溫柔的手,輕輕撫過那個“新”字。
他拿起筆,在“新”字旁邊,加了一個小小的燈泡符號。
筆尖剛落,小李突然抬頭:“劉師傅,如果這個市場做成了,咱們要不要……”
話沒說完,劉好仃的手機又響了。
是一條係統警報。
他點開。
圖片裡,一盞燈靜靜立在展台上。
燈罩用的,正是他們剛研發的納米漫反射材料。
而燈身底部,刻著一個模糊的三角形標誌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