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比去年多了快兩倍。”她有點激動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劉好仃沒說話,隻是盯著圖表看了很久,然後掏出筆,在“海外培訓”那一欄畫了個圈,旁邊寫了一行小字:“可擴?”
小李看見了,問:“要加人?”
“看效果。”劉好仃收回筆,“如果這批人真能把火種帶回來,明年咱們不隻送八個,送二十個。”
會議室安靜了一瞬。
然後小林說:“其實……還有個發現。”
她翻開另一份文件:“我們在整理數據時,發現有幾個人,表現出了跨領域的能力。比如小張,他本來是修設備的,但在德國時主動參加了人機交互設計的旁聽課,還提了個‘機器狀態可視化’的點子,被基地采納了。”
“還有小陳,”小李接話,“她不隻研究塗層,還在荷蘭跟著心理學團隊做了兩周用戶情緒測試,回來寫了份《光感與心理舒適度關聯報告》。”
劉好仃眼睛亮了:“跨界,不是越界,是開窗。”
他拿起筆,在筆記本上記下幾個名字,圈起來,旁邊寫:“挑戰任務,待定。”
最後一輪審核,專家組來了。
三位外部顧問,全是行業老炮,說話直來直去。一位翻著評估報告,皺眉:“市場最近不景氣,這些人的能力提升,是不是被環境掩蓋了?萬一他們回來後沒項目可做,不就白練了?”
劉好仃早有準備。
他打開ppt,放出一組對比圖:左邊是培訓前,廠裡技術改進提案年均12條;右邊是培訓後三個月,已提交23條,其中6條進入實施階段。
“能力不會因為市場冷就結冰。”他說,“就像玻璃,哪怕在陰天,也藏著透光的本事。咱們要做的,是早點把它擦亮。”
專家們點頭,最後一人說:“結論可以下——培養效果,初步顯現。”
散會後,夕陽正斜斜照進走廊。
劉好仃走在最前麵,手裡捏著那份最終報告。小林跟在後麵,忍不住問:“接下來呢?”
他沒回頭,隻是把報告輕輕拍了拍:“接下來,不是看他們能走多遠,是看咱們敢不敢放手。”
走到辦公室門口,他停下,從公文包裡取出那個淡藍色筆記本,翻到最後一頁。
空白。
他擰開筆,想了想,寫下第一句:“3月15日,評估完成。人才儲備37人,其中……”
筆尖頓了頓,又添了一行小字:“小張,可試‘智能診斷係統’項目;小陳,安排與用戶體驗組對接。”
寫完,合上本子,輕輕放進抽屜。
他站起身,走到窗前。廠區燈火漸次亮起,像一片鋪開的星河。新來的幾個實習生正圍在車間門口,拿著手機拍晚霞裡的玻璃幕牆,笑聲隨風飄上來。
劉好仃看著,嘴角微微揚起。
忽然,小林敲門進來,手裡拿著一份剛打印的文件:“劉工,海外基地發來新消息——小張他們下周要組織一場‘跨國技術沙龍’,主題是‘當中國維修工遇上德國ai’,邀請咱們在線參與。”
劉好仃接過文件,掃了一眼,抬頭問:“直播嗎?”
“要的。”
“那把會議室收拾一下。”他把文件遞回去,“再搬幾把椅子,讓新來的實習生也聽聽。”
小林應聲要走,他又叫住她:“等等。”
“嗯?”
“告訴他們,”他說,“彆光聽技術,聽聽小張是怎麼用德語講笑話的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