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就在這時,小林指著另一張表:“但跨部門數據共享這塊,評分很低。比如倉儲和生產的排產聯動,仍有17的延遲。”
“問題出在哪兒?”
“接口是通的,但權限卡得死。”她苦笑,“生產部說倉儲不及時更新庫存,倉儲說生產不提前報需求——兩邊都在係統裡留了‘小尾巴’,數據不完整。”
劉好仃沉默兩秒,忽然笑了:“這不是技術問題,是‘心結’問題。”
“啊?”
“數據不願流通,是因為人還不信任係統。”他拿起筆,在白板上畫了個圈,“以前係統老出錯,大家不敢全交出去。現在係統穩了,可習慣沒改。得讓人知道——交出去,不是失控,是解放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轉頭對小林說:“下午安排個短會,請倉儲和生產的負責人來坐一坐。不談責任,隻談好處。讓他們看看,數據通了以後,能省多少事。”
下午三點,會議室裡坐著幾位穿著工裝的中年師傅。劉好仃沒講ppt,而是放了一段模擬視頻:係統自動根據訂單預測原料需求,提前調度倉儲備料,生產排程自動優化,整個流程像一首節奏精準的交響樂。
“這不是科幻。”他說,“這是咱們下周就能實現的日常。”
倉儲的老陳摸著下巴:“那我要是按係統提示備料,結果訂單變了,算誰的?”
“算我的。”劉好仃直接說,“係統剛跑,難免有誤差。前三個月,所有因係統建議導致的庫存偏差,責任我來擔。”
會議室一靜。
老陳看看他,又看看屏幕,終於點頭:“那……咱們試試。”
散會後,夕陽正斜照進走廊。劉好仃站在窗邊,看著廠區內幾輛叉車在倉庫和車間之間來回穿梭,像一群忙碌的工蟻。
“數據補全了。”小林追出來,“跨部門協同評分,從58升到73。”
“還不夠。”他搖頭,“73是及格線,咱們要的是90。”
“可已經比行業平均高了。”
“那是因為彆人也沒跑起來。”他笑,“咱們不能隻比誰摔得少,得比誰跑得快。”
當晚,評估報告終稿完成。劉好仃召集全員,在多功能廳公布了結果。
大屏幕上,最終結論清晰呈現:品牌全球化數字化轉型深化效果初步顯現,綜合競爭力提升顯著,尤其在智能化生產、係統穩定性與響應效率方麵,已進入行業第一梯隊。
掌聲響起時,他沒笑,也沒鼓掌,隻是靜靜看著台下那一張張疲憊卻發亮的臉。
“這不是終點。”他說,“這是咱們第一次,真正看清了自己能走多遠。”
他打開最後一張幻燈片,上麵隻有一行字:
下一步,我們要讓世界也看清我們。
小林忽然舉手:“劉工,那接下來……我們做什麼?”
他正要回答,手機震動了一下。
低頭一看,是係統後台的實時監控彈窗:
“聲波質檢模塊測試環境已就緒,等待接入。”
他抬頭,目光穿過人群,落在角落那台安靜的測試機上。
那台機器的電源燈,正一閃一閃,像在輕輕呼吸。
他張了嘴,剛吐出一個字——
“接——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