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去論壇。”劉好仃翻開日程表,“下周三,上海。咱們去聽德國ceo講‘信任’,順便——”
他笑了笑:“看看能不能在茶歇時,跟他們市場總監聊兩句。說不定,還能交換個名片。”
小張摩拳擦掌:“要不要準備點小禮物?比如……迷你版防彈玻璃書簽?”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刻上咱們廠徽,背麵寫一行字。”
“寫啥?”
“中國製造,但不止便宜。”
三人再次笑起來,笑聲還沒落定,劉好仃已經打開筆記本,新建了一個文檔,標題打上:“品牌建設方案v1.0”。
他敲下第一行字:“核心理念——用事實,講人話。”
小林湊過來看:“要不要加個副標題?”
“加。”
“‘我們不吹牛,我們隻修係統’?”
“太直白。”劉好仃笑,“改成‘我們不講故事,我們就是故事’。”
小張舉手:“傳播口號呢?我想好了——‘玻璃會碎,但我們不會’。”
“好,但不夠暖。”小林搖頭,“不如‘每一塊玻璃,都在替你扛事’。”
劉好仃沒急著定,而是把兩個口號並列寫上,圈起來。
“留著,讓客戶選。”他說,“等‘透明工廠’直播上線,搞個投票,讓觀眾決定用哪個。”
方案漸漸成形,細節逐一敲定。
責任分工也列了出來:小林負責社交媒體內容策劃和視覺設計,小張對接展會和公關活動執行,劉好仃統籌全局,並帶隊參加論壇。
“最後一件事。”劉好仃合上電腦,“咱們做這一切,不是為了‘像’誰,是為了‘是’誰。”
他抬頭看向牆上的廠徽,陽光正好照在那枚銀色的齒輪上,閃閃發亮。
“所以,每一步,都要留下痕跡。客戶說了啥,哪條視頻火了,哪個設計師願意合作——全記下來。這些反饋,是咱們下一步的路標。”
小林認真記下:“要建個反饋庫?”
“建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不光記數據,也記人話。比如客戶說‘你們的包裝像工業品’,這種話,比誇我們‘質量好’還值錢。”
小張忽然問:“那……萬一做了半年,還是沒起色呢?”
會議室安靜了一秒。
劉好仃沒答,而是從抽屜裡拿出一塊玻璃樣品,放在桌上。
那是他們最新研發的智能調光玻璃,通電前是霧麵,通電後瞬間透明。
他按下開關。
嗡的一聲輕響,玻璃由濁變清,窗外的天空、遠處的塔吊、對麵樓的窗戶,全都清晰映現。
“你看,”他指著玻璃,“它不是一下子亮的。是從模糊,到清楚。咱們的品牌,也一樣。”
他關掉電源,玻璃重回霧麵。
“但隻要電沒斷,它總會再亮。”
他抬頭,目光掃過兩人:“咱們的電,就是那些沒出過事的係統,那些半夜修好的代碼,那些客戶說‘你們比本地供應商快六小時’的話。”
“這電,夠用。”
小林深吸一口氣:“那……咱們現在就開始?”
劉好仃站起身,把a3紙折好,塞進公文包。
“先訂票。”他說,“上海,下周三,亞洲建材創新論壇。”
他拉開會議室門,走廊的光湧進來,照在三人臉上。
“出發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