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更關鍵的是——”劉好仃又拿出一份文件,“他們上個月在德國推出了‘情緒感應玻璃’,能根據室內溫度和音樂變色。雖然技術不成熟,但已經申請了專利。”
會議室一下子安靜了。
小李低聲說:“這……我們還沒開始做呢。”
“所以,我們得跑得更快。”劉好仃收起資料,“市場不會等我們慢慢想。客戶今天喜歡‘會醒的玻璃’,明天可能就要‘會戀愛的玻璃’。”
他環視一圈:“接下來兩周,所有人分頭行動。市場組負責收集海外用戶評論、社交媒體動態;技術組分析競品技術路線;我來聯係幾個老朋友,看看能不能拿到些內部消息。”
他拿起那本舊書,輕輕拍了拍封麵:“這本書叫《看得見的風》。當年它告訴我們,風往哪吹,船就得往哪偏。現在,風又變了——我們得重新學會看風。”
散會後,劉好仃沒走,坐在會議室裡,翻著那本舊書。書頁泛黃,有些地方還留著當年的鉛筆批注,字跡潦草,但有力。
窗外,陽光正好,照在廠區的玻璃幕牆上,反射出一片銀白。遠處,一輛貨車正緩緩駛出大門,車身上貼著“發往哥本哈根”的標簽。
他合上書,正準備起身,手機震動了一下。
是小張發來的消息:“劉工,我發現一個叫‘gasshorizon’的論壇,裡麵有人提到我們競爭對手在測試一種新型納米塗層,能讓玻璃‘記憶顏色’。但要進核心板塊,得付費會員。”
他盯著那條消息,沒回。
片刻後,他打開電腦,新建了一個文檔,標題打上:“國際市場變化初步觀察”。
光標在標題下閃爍,像在等待什麼。
他沒急著打字,而是從抽屜裡拿出一支舊鋼筆。筆帽有點鏽,擰開時發出輕微的“哢”聲。墨水是藍黑色的,寫出來有點洇,但清晰。
他寫下第一行字:“1.北歐市場:客戶不再滿足於靜態光暈,開始追求‘動態情緒表達’。”
筆尖劃過紙麵,沙沙作響。
第二行:“2.競品動態:德國‘星塵’玻璃主打‘星空敘事’,弱化參數,強調情感價值。”
他停下,抬頭看了眼牆上的世界地圖。新加坡的紅圈還在,但旁邊,他又用鉛筆輕輕畫了個小星號,標在北歐三國的位置。
第三行:“3.潛在技術方向:記憶塗層、聲光聯動、季節感應——非必需,但已是趨勢。”
寫完,他靠在椅背上,揉了揉眼睛。
手機又震了一下。
還是小張:“那個論壇,有人回複我了,說他們內部測試了一款‘會呼吸的玻璃’,光暈會隨呼吸頻率明暗變化。視頻被刪了,但截圖還在。”
劉好仃盯著那條消息,手指在鍵盤上懸了幾秒。
他沒回消息,而是打開郵箱,寫了一封新郵件。
收件人:gassoba
主題:關於“呼吸玻璃”技術的谘詢
正文隻有一句:
“我對貴論壇提到的‘呼吸玻璃’很感興趣,願支付會員費,換取一次技術交流機會。”
他把鼠標移到“發送”按鈕上,停住。
窗外,一陣風掠過廠區,卷起幾張廢紙,又輕輕落下。
他的手指,終於按了下去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