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方愣了一下。
“你們的算法讓它聰明。”劉好仃繼續說,“但我們的玻璃讓它存在。沒有這塊會‘呼吸’的牆,再聰明的算法也沒地方施展。所以——”他頓了頓,“我們各退半步,35,怎麼樣?這次項目成果,你們主導發布,我們署名‘核心技術支持’,後續衍生產品,我們優先合作。”
電話那頭沉默了將近一分鐘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然後,一聲輕笑傳來:“您這談判方式,不像廠長,像哲學家。”
“我隻是個做玻璃的。”劉好仃笑著說,“但我知道,光要亮,得靠兩麵反射。”
協議條款一項項敲定,法務團隊連夜整理修訂版文件。劉好仃回到車間,看見阿米爾正站在新到的光學鍍膜機前,手裡拿著一份打印出來的協議草案,邊走邊念:“第十二條,技術保密期五年……第十五條,爭議解決方式為新加坡國際仲裁……”
“念得跟情書似的。”劉好仃走過去,“緊張了?”
“有點。”阿米爾老實承認,“以前咱們簽合同,最多寫‘交貨時間、付款方式、違約責任’三條。現在……光附件就八頁。”
“說明咱們長大了。”劉好仃拍拍他肩膀,“小時候穿褲子隻看長短,現在還得看版型、麵料、走線。”
晚上八點,所有協議草案基本定型。德國方麵回複:“董事會將在三天內完成內部審批。”迪拜方確認:“若無意外,下周可簽署正式合同。”韓國團隊則傳來消息:“董事會同意35分配方案,但要求補充一份聯合品牌使用規範。”
劉好仃站在廠區門口,看著最後一班班車駛離。夜風帶著海味吹過來,玻璃幕牆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藍。
小陳追出來,手裡揮著手機:“劉師傅!韓國那邊剛補充說,他們董事會批準的同時,提了個建議——希望我們能在下個月的首爾智能家居展上,聯合發布合作成果。”
“展會?”劉好仃抬頭,“哪個館?”
“主館a區,他們預留了兩百平的聯合展區。”小陳眼睛發亮,“他們說了,要讓全世界看看,什麼叫‘玻璃會說話’。”
劉好仃沒立刻回應。他抬頭看著廠房屋頂那排ed燈,今晚特彆亮,像是在為誰打信號。
“告訴他們。”他終於開口,“展區設計我們來出方案。主題就叫——”他笑了笑,“《光,不止一種語法》。”
小陳飛快地打字確認。發完郵件,他抬頭問:“那咱們要不要準備個展台模型?或者先做個動畫演示?”
劉好仃轉身往車間走,腳步輕快:“先做一塊玻璃。”
“做哪一種?”
“能隨著人聲變色的那種。”他推開車間門,順手打開照明,“讓他們知道,我們說的‘聯合發布’,不是掛個名字,是真的一起——”
話沒說完,手機又響了。
是安娜發來的消息:“我們董事會剛批完協議。另外,那個還在測試的‘光感自調玻璃’,我們想提前看一眼數據。不是要拿走,隻是想知道,那束‘未來的光’,長什麼樣。”
劉好仃站在操作台前,手指懸在屏幕上方。
車間裡,新一批鍍膜玻璃正靜靜躺在恒溫架上,表麵映著頭頂的冷白光,像一片未被命名的湖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