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站在白板前,投影上是最終版的評估報告。首頁一張大圖,三條曲線並列上升:項目進度完成率、客戶滿意度、合作衍生需求數量。每一條都穩穩爬升,像春天裡抽條的枝椏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過去一個月。”他指著圖,“我們完成了三批國際樣品交付,客戶驗收通過率92;德國追加了測試項目,迪拜本地訂單增長15,韓國那邊已經開始討論第二代產品設計。”
他頓了頓:“更重要的是——咱們的合作,開始‘長’東西了。”
“長東西?”阿米爾眨眨眼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笑著點頭,“原本隻是賣玻璃,現在德國想談技術聯動,迪拜主動推廣我們的環保標簽,韓國甚至提議聯合申請設計專利。這不是單向輸出,是雙向生長。”
小陳看著數據,忽然皺眉:“可……這些增長,是不是有點太順了?我總覺得,像……像我們自己給自己打高分。”
會議室安靜下來。尤哈也點頭:“我也覺得,客戶反饋這麼積極,會不會是客氣?或者,他們隻是在畫餅?”
劉好仃沒反駁。他轉身從文件夾裡抽出一疊紙,一頁頁投影出來:
德國實驗室的測試原始記錄、迪拜海關的進口申報單、韓國用戶調研的原始問卷截圖。
“這是他們內部的數據。”他指著屏幕,“不是郵件裡說的‘很好’,是具體到毫秒的響應時間,是實打實的報關噸數,是用戶手寫的‘希望增加夜間模式’。”
他環視一圈:“咱們沒誇大,是光真的照到了更遠的地方。”
阿米爾看著那張海關單,忽然笑了:“所以……咱們真乾成了?”
“是初步見效。”劉好仃糾正他,“就像種樹,第一年看見新芽,高興,但不能說已經成林。”
他走到白板前,拿起藍筆,在“拓展效果評估”標題下,重重畫了個向上的箭頭。
“但這芽,是活的。”
他轉身麵對團隊,聲音輕了些:“接下來,咱們不光要看樹長多高,還得想——下一顆種子,種在哪。”
小陳舉手:“那……要不要試試東南亞?那邊智能家居市場最近挺熱。”
尤哈也來了勁:“或者北歐?他們對節能玻璃的要求特彆嚴,正好展示我們的技術。”
劉好仃聽著,沒立刻回應。他走到窗邊,拉開百葉。陽光湧進來,照在那塊智能調光玻璃展板上。字跡漸漸浮現,不再是“我們,正在成為可能”,而是——
“光已出發,路在延伸。”
他回頭,笑了笑:“想拓,當然想拓。但先彆急著畫地圖。”
他指了指投影屏上那三條上升曲線:“等這些線再往上走一段,咱們再談下一步。現在的任務,是讓這光,走得更穩、更遠。”
會議結束,人陸續離開。劉好仃站在展板前,手指輕輕撫過那行新浮現的字。陽光落在他手背上,溫溫的,像一種無聲的回應。
他轉身走向辦公室,路過數據統計台時,順手拿起最新一份報表。翻到第三頁,一行小字引起了他的注意:
“迪拜終端用戶調研顯示:78受訪者希望增加‘智能遮陽+光伏發電’一體化功能。”
他停下腳步,盯著那行字看了幾秒,嘴角慢慢揚起。
筆尖在紙上輕輕一點,他在旁邊寫下兩個字:
“光伏?”
窗外,一片新裁的玻璃正從生產線緩緩送出,表麵如湖麵般平靜,映著整片天空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