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啥叫有溫度?”小王問。
“不說‘本公司鄭重聲明’。”劉好仃說,“說‘我們查了,這批次沒出廠,一直在倉庫裡’。工人說話,不用套話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那語氣呢?”老李問,“太軟怕人不信,太硬又像躲。”
“就按平常說話。”劉好仃說,“像告訴鄰居,誰家孩子走丟了那樣。急,但不慌。”
小王試著念了一句:“我們已經查過所有記錄,涉事批次從未發貨。視頻裡的玻璃,不是我們的產品。”
“行。”老李點頭,“再加一句‘歡迎大家來查,我們隨時開門’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記下,“就這麼寫。不加形容詞,不喊口號,隻說做了什麼,能做什麼。”
方案快定稿時,小王突然卡住:“咱們……要不要起個名字?不然叫‘那個文件’也太隨便了。”
劉好仃想了想,說:“就叫‘玻璃守則’吧。”
“聽著像武俠秘籍。”小王笑。
“守的是事實。”劉好仃說,“也是這行當的規矩。”
老李把標簽紙裁成小塊,貼在工具櫃不同格子上:證據清單、語言對照、響應時限。每個字都寫得工整,像當年貼生產流程圖那樣認真。
“以後誰值班,先看標簽。”他說,“彆等事來了現翻。”
劉好仃把整本方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,確認無誤後,在最後一頁寫下一句話:
若直播造假,立即派出兩人,攜帶當日生產日誌與防爆膜樣品赴現場,全程錄像回應。
他合上本子,放在白板前,正好壓住那條還在閃爍的直播通知。
“寫完了。”他說。
小王伸了個懶腰:“總算有個章法了。”
老李喝了口涼茶:“就怕真用上。”
“用不上最好。”劉好仃說,“可有了,心裡不慌。”
三人沉默了一會兒,外麵天色漸亮,晨光斜斜照進來,落在那卷防爆膜上。膜麵光滑,映著一點微光,像藏著未出鞘的鋒芒。
小王忽然說:“你說……咱們這麼做,算不算越界?”
劉好仃沒抬頭,手指輕輕撫過本子封麵。
“廠牌上沒寫職位。”他說,“隻寫了編號。可我知道,我修過的每一扇窗,都是這廠的一部分。”
老李點頭:“品牌不是貼紙,是人一點一點做出來的。”
“那咱們現在乾的,”小王撓頭,“是不是也算修窗?”
“是。”劉好仃說,“修的是彆人看不見的縫。”
他打開工具包,取出那枚舊廠牌,輕輕放在方案首頁。金屬表麵有些磨損,但編號依然清晰。
“它跟著我三十年。”他說,“今天也算上崗了。”
小王笑了:“工齡比我都長。”
老李起身,把白板上的流程圖重新描了一遍,線條比之前更粗,更直。
“以後每天早上,咱們花十分鐘,過一遍最新動態。”他說,“就像檢查設備一樣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說,“列入值班表。”
文檔保存成功,右下角顯示時間:0317。
小王看著屏幕,忽然問:“要是哪天我們都不在了,這東西還能用嗎?”
劉好仃沒立刻回答。他把方案本子翻到第一頁,抽出一張空白紙,開始謄寫核心原則:
事實為基,溫度為橋,速度為要。
寫完,他撕下來,貼在工具櫃最顯眼的位置。
“能用。”他說,“隻要有人願意查真相,就用得上。”
晨風吹動窗角的防爆膜,發出輕微的響聲。小王正要說話,手機突然震動。
推送彈了出來。
標題是:“直播已開啟,現場畫麵曝光,涉事玻璃碎片遍布地麵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