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你說是什麼?”
他起身走到白板前,拿起紅筆,在“口述”兩個字外畫了個圈,下麵寫:“有人開始講這個故事了,就是效果。”
然後他回到座位,打開電腦,新建文檔,寫下結論:
有人繞到背麵掃了碼,有人夢見了紅點,有人轉給朋友說‘我們廠有這麼個人’。
品牌文化內涵提升——因沉默被聽見,因存在被記住。
文件保存時,他輸入名字:《效果顯現·初》。
小周湊過來看:“這標題……像還沒完?”
“本來就沒完。”劉好仃關掉文檔,抬頭看牆上的鐘,617。
他忽然說:“你知道最奇怪的是什麼嗎?”
“什麼?”
“那個德國ip,連續三天,都在本地時間晚上十點打開視頻。”
“十點?不是夜班時間啊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輕聲說,“但他看完了,每次都停在47秒靜音那段,一動不動。”
“像在等什麼?”
“像在替誰聽。”
小周沒再問。窗外,廠區的燈一排排亮起,中控室窗口依舊亮著。
傍晚,劉好仃把最終報告發給行政部,順手點開雲同步提示:“本地備份完成。同步至雲存儲?yn)”
他盯著光標,停了三秒,沒點確認,直接合上電腦。
第二天早上,小周衝進培訓室,手裡揮著手機:“出事了!”
“怎麼?”
“文化牆被人寫了字!”
劉好仃跟著過去,看見展板右下角,用記號筆寫著一行歪歪扭扭的字:“我也在。”
沒人知道是誰寫的。但攝像頭拍到,昨晚十一點四十七分,一個穿工裝的人影站了六分鐘,轉身離開。
劉好仃看了很久,忽然從口袋裡摸出便簽紙,寫下一句話,貼在展板玻璃上:
“我們聽見了。”
小周問:“你還想讓他看到?”
“不是想。”劉好仃看著中控室的方向,“是知道。”
中午,it小張跑來,說係統又彈出一條播放記錄:
ip來自廠區內部,時間215,播放時長47秒,進度條拉到底。
播放結束後,用戶在搜索框輸入三個字,刪掉,又輸入,最後隻留下一個詞:在嗎。
劉好仃看著屏幕,沒動。
他點開對話框,輸入“在”,刪掉,又輸入“在”。
光標閃了十秒,他關掉頁麵,把那張便簽重新塞回口袋。
下午,老李在會議室問:“下一步呢?要不要做個回訪?或者搞個表彰?”
劉好仃搖頭:“他不需要被看見。”
“可故事已經傳出去了。”
“傳出去的不是故事。”他說,“是空位。有人聽見了,自然會坐進來。”
小周忽然說:“我今天路過中控室,門開著,裡麵沒人,但電腦是亮的。”
“屏幕上呢?”
“就一行字。”
“什麼?”
“係統更新完成。測試通過。”
劉好仃站起來,拿起保溫杯,往培訓室走。
路過文化牆時,他停下,看見“我也在”那三個字旁邊,又多了一行小字,墨跡未乾:
“你也在。”
他沒拍照,也沒叫人來看。
隻是伸手,輕輕碰了下那行字,指尖沾了點藍墨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