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能做到。”她回答得沒一點猶豫。
回廠路上,小陳有點擔心:“萬一她交不出來,咱們生產線可就卡住了。”
“風險是有的。”劉好仃說,“但老供應商躺在名單上不進步,新供應商拚了命想上來。你說,哪個更值得賭一把?”
小陳笑了:“那我回去就排產計劃。”
第四周,染料廠的技術改造正式啟動,劉好仃派去的工程師當天就發現了溫控係統的傳感器老化問題,連夜換了新件。第二天,對方發來消息:“今天第一批新批次染料已出,色差檢測值比之前穩定37。”
與此同時,那家東莞的新廠也準時交貨。質檢報告顯示,新材料不僅達標,還在抗衝擊測試中超出預期。
隻有那家斷供的紅色供應商,依舊沒有動靜。
周五下午,劉好仃收到正式函件回執——對方確認無法在期限內完成整改,自願退出合作名單。
他把文件放進“已處理”文件夾,抬頭對小陳說:“通知采購組,從下月起,所有訂單向綠色和黃色升級中的供應商傾斜。另外……”
他頓了頓:“把東莞那家新廠的資料調出來,安排一次深度技術交流。我想知道,他們那個防爆材料,能不能做成標準模塊。”
小陳應了一聲,正要起身,手機響了。是染料廠發來的照片:車間牆上新掛了一塊牌子,上麵寫著“深圳玻璃廠戰略合作夥伴”,底下還貼了兩人的合影——是那天工程師到場時拍的。
劉好仃看著照片,嘴角微微揚起。
這時,小陳忽然說:“劉師傅,剛才物流組報了個事——越南那邊的前置倉試點,第一批貨昨天入倉,今天已經有三個客戶下單,最快六小時就完成了配送。”
“反應這麼快?”劉好仃挑眉。
“客戶說,這是他們用過最快的補貨速度。”小陳笑著,“還有人問,是不是我們當地建廠了。”
劉好仃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在“供應商”那一欄寫下三個新名字:染料廠、東莞新廠、潮汕封邊條廠。然後,他畫了一條線,把這三個名字連起來,又延伸向“生產”和“物流”。
“網,開始動了。”他說。
下午四點,陽光斜照進辦公室,窗台上那盆綠蘿的影子拉得很長。劉好仃剛坐下,手機又震了一下。
是東莞那家新廠的工程師發來的消息:“關於防爆材料的模塊化適配,我們做了三個方案,您看哪個更合適?附圖在郵件裡。”
他點開郵件,第一張圖還沒看完,小陳推門進來:“越南前置倉的第二輪數據出來了,周轉率比預期高22,阿強說可以開始算建倉的投入回報比了。”
劉好仃點點頭,手指還在屏幕上滑動。第三張方案圖顯示,新材料不僅能嵌入現有產線,還能自動檢測密封強度。
他正要回複郵件,手機又響了。
這次是染料廠的老技術員:“我們試了個新配方,能耗降了11,您看要不要納入下季度的供應標準?”
劉好仃剛打下“可以,安排測試”幾個字,辦公室門被輕輕敲了兩下。
小陳站在門口,手裡拿著打印出來的供應商分級月報:“這個月,紅色名單隻剩兩家了。綠色名單,新增了四家。”
劉好仃抬起頭,把手機輕輕放在桌上。
“告訴他們,”他說,“下個月,我們開一場供應商大會。不頒獎,不講話,就坐在一起,吃頓飯。”
小陳笑著點頭,轉身要走。
劉好仃忽然又叫住她:“等等。”
他打開抽屜,取出一張新的計劃表,翻到“供應商成長計劃”那一頁,在“技術支持”一欄後麵,加了一行小字:定期組織聯合技術研討會。
寫完,他合上本子,說:“去吧,把消息發出去。”
小陳走後,他重新點開東莞廠的郵件,放大第三張圖。就在他準備標注意見時,手機屏幕一閃,新消息跳了出來。
是那家斷供的紅色供應商:“如果現在申請重新評估,還來得及嗎?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