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劉好仃把報表輕輕放在桌上,抬頭看向窗外。一輛滿載的物流車正緩緩駛出廠區,車身上“深玻物流”四個字在陽光下閃著微光。
他忽然說:“咱們還漏了一件事。”
小李一愣:“啥事?”
“前置倉。”劉好仃轉身拉開抽屜,取出一張全國地圖,“越南試成了,不代表彆的地方也能照搬。華東、華北、西南,每個區域客戶需求不一樣,庫存結構也得變。”
他用紅筆在幾個城市點了點:“下一輪,不是光改路線,是改整個配送邏輯。貨,得提前放在最需要的地方。”
小李眼睛亮了:“您的意思是……多設幾個前置倉?”
“不是‘設’,是‘布’。”劉好仃在地圖上畫了三條線,把幾個點連成網絡,“像下棋,一子落,勢成。越南那一倉,是第一顆子。”
他頓了頓,聲音低了些:“但布子之前,得先問自己——咱們的貨,到底在為誰跑?”
小李沒聽懂,剛想問,劉好仃已經撥通了it組的電話。
“把過去半年所有客戶的補貨周期、訂單頻次、緊急訂單比例,按區域重新分析一遍。我要知道,哪個地方的客戶,等得最久。”
電話掛斷,辦公室安靜下來。小李站在原地,看著劉好仃低頭在本子上寫寫畫畫,忽然聽見他念了一句:
“車跑得再快,也得知道往哪兒開。”
三天後,新方案初稿完成。劉好仃召集所有人開會,投影上是一張動態熱力圖,不同區域的紅色深淺不一。
“紅色越深,客戶等待越久。”他指著華東一片,“這裡,每月平均補貨周期七天,但實際生產等料時間占了四天。如果我們在這設一個前置倉,把常用模塊存進去,能把等待壓到兩天以內。”
會議室裡響起一片低語。
小張舉手:“可建倉成本高,萬一庫存周轉慢……”
“所以不建大倉,先建‘流動倉’。”劉好仃打開下一頁ppt,“用兩輛改裝冷藏車,定期巡回華東幾個重點城市,車到即配。相當於移動的前置倉。”
老吳笑了:“這不就是‘貨找人’?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咱們以前是‘人找貨’,客戶下單,我們從深圳發。現在,讓貨自己走到客戶門口等。”
方案定下,試點啟動。第一批兩輛流動倉車改裝完成,車身刷成淺藍色,側麵印著一行字:“深玻快線,隨到隨配。”
發車那天,劉好仃去現場看了看。司機是老周和小陳,兩人正往車上裝貨,動作利索。
“劉師傅,”老周擦了把汗,“這車我開,您放心。我保證,每趟都準時到。”
劉好仃沒多說,隻拍了拍他的肩。
車啟動,緩緩駛出廠門。後視鏡上掛著一隻小小的平安符,隨著車身輕輕晃動。
回到辦公室,小李遞來一份報表:“第一批流動倉路線規劃好了,第一站杭州,預計明早九點到。”
劉好仃接過,翻到最後一頁,看到一行備注:“建議增加溫州停靠點,當地三家客戶連續三周提交加急單。”
他拿起筆,在“溫州”兩個字上畫了個圈,正要寫下意見,手機震動起來。
是it組的消息:“華東客戶補貨數據分析完成,最常斷貨的模塊是b7和f3,建議流動倉優先儲備。”
劉好仃剛回了個“收到”,門又被推開。
小李站在門口,手裡拿著對講機:“劉師傅,剛接到高速監控,第一輛流動倉車在惠州出口遇到臨時修路,原路封閉。”
劉好仃抬頭。
“司機問,”小李頓了頓,“要不要改走國道?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