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能。”工程師點頭,“我們有標準接口,如果不行,可以開發適配模塊。”
“費用呢?”
“適配模塊首年免費,後續按服務算。”
劉好仃抬頭,看了眼小張。小張會意,低聲說:“他們剛才還提了,如果簽約,前三個月係統免費試用,數據導入、員工培訓全包。”
老吳一拍大腿:“這條件,沒得挑了。”
劉好仃卻沒急著點頭。他拿起筆,在本子上寫下三行字:功能達標、價格可談、服務靠譜。然後在下麵畫了個圈,寫上“智聯工控”。
“先試用。”他說,“試三個月,真好用,再簽合同。不好用,咱們隨時停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小張立刻聯係對方,當天就敲定了試用安排。係統工程師下周一帶設備進廠,先在測試環境部署,再導入三個月曆史訂單數據做跑驗。
合同的事,交給了法務。劉好仃特意叮囑:“一條一條看,尤其是數據歸屬、係統維護、違約責任這幾塊,一個字都不能含糊。”
法務小李接了任務,當天就拉了個表格,把合同條款拆成一百多項,逐條標注風險等級。劉好仃每天抽空看進度,看到“數據所有權歸企業”那條被標成綠色,才鬆了口氣。
係統引入前的準備也同步啟動。技術團隊開始梳理現有網絡架構,確認服務器容量,還拉了條專線,確保係統運行不卡頓。it同事帶著兩個年輕人,提前學起了係統後台操作手冊,筆記做了厚厚一疊。
培訓計劃也排上了日程。劉好仃讓小張擬了個方案:分三批,每批三天,銷售、倉儲、物流、生產全員輪訓。他特彆加了一句:“培訓不是走過場,結業要考試,不及格的,補考。”
“至於考試題?”他笑著寫了一條,“就用東莞那單試點訂單當考題,看誰能在十分鐘內走完全流程。”
消息傳開,車間裡頓時熱鬨起來。有老師傅嘀咕:“咱們乾了半輩子,還得考個電腦?”
話傳到劉好仃耳朵裡,他沒生氣,反而在晨會上說:“咱們廠最早用叉車那會兒,也有人說‘手搬多實在’。可現在誰還用手搬?時代在動,咱們也得跟著動。考試不是為難誰,是讓大家心裡有底——新係統上線那天,誰都不用慌。”
培訓第一天,教室坐得滿滿當當。投影一開,係統界麵亮出來,有人瞪眼,有人笑,還有人小聲念:“這不就跟手機點菜一樣?”
培訓講師是個年輕姑娘,說話利索:“第一步,登錄。用戶名是工號,密碼默認,登錄後必須改。”
話音剛落,後排一個老師傅舉手:“我工號是老的,六位數,這係統要八位,咋辦?”
講師一愣,看向小張。小張正記筆記,抬頭說:“係統能兼容老工號,前端補零就行。這問題,記下來,反饋給工程師。”
劉好仃坐在最後一排,默默把這一幕記在本子上。培訓才剛開始,問題已經冒出來,但這不是壞事——問題早出,早解決。
第三天下午,第一批培訓結束。考試開始前,劉好仃走進教室,沒說話,隻是把一疊打印紙發下去。每張紙上都印著東莞那單訂單的原始信息。
“開始吧。”他說,“十分鐘,看誰能最快走完。”
鍵盤聲瞬間響起。有人手忙腳亂,有人穩如老狗。十分鐘後,八成的人完成了流程。劉好仃收了答卷,翻了翻,點頭:“不錯,第一次能這樣,挺好。”
他正要走,前排一個女員工舉手:“劉師傅,有個事。”
“你說。”
“係統裡下單,能不能加個‘確認彈窗’?我剛才手滑,點快了,差點提交錯。”
劉好仃記下:“能加,我讓技術反饋。”
走出教室,他掏出手機,給it同事發了條消息:“培訓發現幾個操作優化點,列個清單,明天晨會討論。”
回辦公室的路上,他抬頭看了眼天空。深圳的秋天難得晴朗,陽光照在玻璃廠的外牆上,反射出一片銀亮。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手忙腳亂的下午,滿地發貨單,工人扯著嗓子對數。
現在,新係統下周就要進廠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