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夥子撓頭:“其實以前老出錯,就是不敢動。現在課上練得多,心裡有底了。”
另一邊,老周盯著一位老員工的操作,眉頭皺了起來。那人麵對突發報警,第一反應還是按複位鍵,完全忘了課上強調的“先看日誌”。
考核結束,老周在評分表上寫了“需強化”,抬頭看見劉好仃走過來,歎了口氣:“有些習慣,幾十年了,改不了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不是改不了。”劉好仃接過評分表看了看,“是還沒找到那個‘點’。他今天雖然按了複位,但三秒後就意識到不對,立刻停手了。比起以前一按到底,已經是進步。”
他把表格翻到背麵,寫上“建議:增加‘錯誤複盤’環節,用真實案例反向教學”。
評估持續了三天。最後一天下午,劉好仃召集團隊開總結會。會議室的白板上貼滿了數據圖表:理論平均分、實操通過率、各崗位薄弱點。
“總體來看,八成以上員工掌握了核心技能。”劉好仃指著圖表,“返工率比培訓前降了三成,故障響應時間平均縮短了十二分鐘。培訓,見效了。”
但問題也明顯。數據顯示,超過一半員工在“多係統聯動故障排查”這一項上得分偏低,尤其是跨崗位協作時,信息傳遞依然不暢。
“光會修自己的機器不行。”劉好仃說,“生產線是連著的,包裝卡了,前頭的熔製也得停。咱們得補一課——怎麼‘搭把手’。”
他當場拍板:下周加開“聯合應急演練”,維修、操作、質檢三方組隊,模擬突發故障,限時協同解決。表現優秀的小組,獎勵調休半天。
“還有。”他翻開個人檔案記錄,“這次評估得分前五的,廠裡考慮給‘技能標兵’稱號,年底評優優先考慮。”
話音剛落,小陳舉手:“那……之前說的‘驚喜’,是不是就是這個?”
劉好仃笑了:“驚喜不止一個。我還跟食堂打了招呼——連續三次評估達標的人,每月多發一張‘加餐券’,能換鹵蛋、雞腿、紅燒肉,三選一。”
會議室一下子炸了鍋。有人拍桌大笑,有人趕緊翻自己的成績單,還有人當場掏出手機,給同組的同事發消息:“快來看分!咱們能換雞腿了!”
笑聲中,劉好仃走到白板前,拿起記號筆,在“後續計劃”那一欄重重寫下一行字:建立員工成長檔案,動態跟蹤培訓效果,每季度更新一次。
他放下筆,轉身說:“培訓不是一陣風,刮完就停。它得像咱們廠的玻璃——透明、堅固、越磨越亮。今天評完了,不等於結束了。下一步,是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,也讓咱們的培訓,越辦越對路。”
散會後,小陳留下來整理檔案。他翻開一本,裡麵貼著培訓照片、成績單、改進記錄,還有一張手寫的反饋條:“上次講e07,我終於沒報修,自己擦乾淨就搞定了。謝謝。”
他正看得出神,劉好仃走過來,遞給他一個文件夾:“下周‘老機械工講新係統’的主持詞,你先看看。另外——”
他停頓了一下,聲音輕了些:“評估檔案,以後你來負責更新。誰進步了,誰卡殼了,你最清楚。彆小看這本子,它記的不是分數,是大家一步步走過來的腳印。”
小陳接過文件夾,手指摩挲著封麵,點了點頭。
傍晚六點半,培訓室的燈還亮著。小陳坐在桌前,打開電腦,新建了一個表格。第一行,他工工整整打上幾個字:員工成長動態跟蹤表。
光標在“姓名”欄閃爍。
他剛敲下第一個名字,走廊傳來腳步聲,門被推開一條縫,劉好仃探進頭來:“飯卡充了嗎?今天食堂有紅燒肉,限量。”
小陳抬頭:“還沒。”
“先去打一份。”劉好仃把飯卡遞進來,“彆等涼了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