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現在?”小王確認。
“現在。”劉好仃看了眼表,“差八分鐘十二點。”
郵件發出後,四人誰也沒動。小王盯著“已發送”字樣,手放在鼠標上,像怕它突然跳回來。
劉好仃起身,把豆漿遞給他們:“喝一口,活沒死。”
下午兩點,回複來了。客戶隻寫了兩句話,劉好仃逐字讀出來:“內容清晰,數據準確。謝謝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把郵件打印出來,剪下那兩行字,貼在“實戰素材庫”門口的牆上。下麵沒寫任何說明,隻標了日期。
第二天上午,培訓室坐滿了人。劉好仃站在前麵,宣布召開第一次成果彙報會。
“不講大話。”他說,“隻說乾了什麼,看出什麼。”
他調出評分表、實戰記錄、客戶反饋,一頁頁過。說到小李獨立完成問答模板時,老周在後排悄悄豎了下大拇指。提到小張發現術語歧義時,夜班幾個工人低聲笑了。
“最後,請小王代表實踐小組,彙報一下這周的工作。”劉好仃把u盤遞過去。
小王接過,插上電腦,站起來。他剛開口說“各位同事”,聲音就卡了一下。他頓了頓,清了清嗓子,繼續說,但語速明顯變快,像怕漏掉什麼。
說到一半,他突然停住,手心出汗,腦子一片空白。他記得下一句該講數據核對流程,可怎麼也想不起開頭詞。
他低下頭,看見自己工裝口袋露出一角紙片。那是劉好仃早上塞給他的——一張舊標簽,上麵寫著“耐候測試周期:30天”,旁邊是紅筆圈出的錯誤標記。
他忽然笑了。
他抬起頭,重新開口,聲音穩了:“上周,我寫錯了一個數據。今天,我想說說我們是怎麼改掉它的。”
他講了雙語對照流程,講了夜班反饋機製,講了客戶那句“內容清晰,數據準確”。最後他說:“我們不是在學英語,是在學怎麼把活乾得更準、更快、更讓人放心。”
說完,他合上電腦,台下靜了一秒,然後掌聲響起來。
劉好仃沒鼓掌。他從口袋裡掏出那張舊標簽,舉起來,麵對所有人。
“記住,”他說,“咱們的第一課,是把錯處曬出來。今天的彙報,是把成長亮出來。”
掌聲更響了。
小王站在原地,看著那張被舉起的標簽,忽然覺得它不像錯誤,倒像一枚徽章。
會議結束後,劉好仃把評分表、客戶反饋、彙報記錄全存進u盤,新建一個文件夾,命名為“第一階段成果”。他正要拔出u盤,小王敲門進來。
“下周的‘十分鐘課’,”他說,“能不能換我來講?主題是‘怎麼寫一封不出錯的技術郵件’。”
劉好仃點頭,把u盤遞過去:“你定時間,我通知大家。”
小王接過u盤,轉身要走,又停下:“劉師傅,我……我想把廠徽加上去,行嗎?”
劉好仃笑了:“早該加了。”
小王走後,劉好仃打開抽屜,拿出一疊新打印的標簽樣稿。他翻到一頁,上麵寫著“最大承重:200kg”,旁邊畫著一個簡筆玻璃箱,底下壓著三塊重物。右下角,廠徽比之前大了些,線條也順了。
他拿起筆,在樣稿背麵寫:“第4天,小王申請主講新課程,主題明確,信心到位。”
他合上樣稿,放進“實踐日誌”本子裡。
窗外,陽光斜照進車間,工具間的鐵皮櫃門微微反光。櫃子上貼著一張a4紙,是剛發布的“十分鐘課”排期表。最新一條寫著:周三上午,主講人:小王,主題:技術郵件三原則。
紙邊被風吹得輕輕抖動。
劉好仃站起身,把那張客戶回複的打印件重新釘了釘緊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