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提過調崗,批了。孩子上學不耽誤,謝謝。”
老周拿著登記本回來,笑得合不攏嘴:“夜班老李說,現在上工前都要去回音角看一眼,‘萬一有新消息呢’。”
“這不是製度,是習慣。”阿珍翻著新收的反饋,“有人開始用代號互相打招呼,‘你是‘晾不乾’嗎?’‘你是‘想吃肉’吧?’”
小林做了個ppt,圖文並茂,曲線清晰,連動畫都配了。他往回音角一放,老周瞥了一眼就搖頭:“誰午休看這個?還不如放食堂電視上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彆整花的,就放視頻,三分鐘,輪著播。”
他們把c7台改造的現場畫麵剪進去,前後照度對比,廢品率曲線,連工人蹲著接線的手都留了兩秒。最後是回音角建議箱的特寫,一隻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推入紙條,畫麵定格,字幕浮現:“第23條,已受理。”
午休時,食堂電視開始滾動播放。有人抬頭,有人停下筷子,有人笑了:“這不就是我那天錄的?”
沒人說話,但下一輪餐盤墊紙回收率到了百分之九十。
廠辦來人要報告時,劉好仃把那份ppt改成了簡報。有人翻了兩頁就皺眉:“食堂加肉這種事也寫進去?”
“寫。”劉好仃把一張便簽照片貼在首頁,字跡工整:“我提了個小事,沒想到真有人看。謝謝。”
“這不是數據,是心聲。”他沒抬高聲音,“刪了它,剩下的數字就隻是數字。”
報告交上去那天,批示回來四個字:“此即人心之效。”
阿珍看見時愣了下,回頭找劉好仃,他正蹲在回音角換電池。
她走過去,輕聲說:“他們認了。”
“認不認不重要。”他擰緊最後一顆螺絲,“重要的是,大夥兒覺得,自己說話有用。”
老周路過時,順手把新一期的建議清單貼上牆。小林在平板上點了發布,一條新消息彈出:“d線小李與c線老趙換崗協調完成,今日生效。”
阿珍在登記本上畫了個勾,忽然聽見廣播響了。
午休時段,食堂電視再次亮起。
還是那個標題:《你們提的,我們改的》。
畫麵裡,c7台的燈光灑在檢測麵上,清晰得能數清刻度線。
接著是更衣室,掛鉤整齊,工服垂掛。
然後是休息區,充電架上十幾部手機靜靜充電,屏幕亮著,沒有劃痕。
最後一個鏡頭,是回音角。
一隻布滿老繭的手緩緩抽出一張新紙條,展開,寫下幾個字。
鏡頭拉近,字跡清晰:
“第24條,已提交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