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把平板往桌上一放,手指還停在屏幕邊緣,像是怕那行字會突然跳走。劉好仃站在他身後,目光從“非緊急事件緩存”幾個字上滑過,沒說話,轉身拉開抽屜,拿出那本邊角卷起的筆記本,翻到中間一頁,輕輕拍了拍。
“三年前的事,係統記得,人忘了。”他說,“現在咱們得把‘記得’變成‘看見’。”
他讓小林立刻導出緩存裡的全部記錄,按時間、產線、操作員編號重新排序。數據流出來後,像一條被堵住的河突然通了閘——過去兩年被標為“誤報”的操作,不僅沒消失,反而整齊地躺在一個後台文件夾裡,分類清晰,時間戳完整。
“不是沒人管,是係統說‘先放著’。”小林語氣有點發緊,“可這‘放著’,就再沒人來翻。”
劉好仃點點頭,把筆記本合上,放在電腦旁邊。“那就從今天開始,有人翻。”他打開火種箱係統,點進“趨勢信號標記表”,在“智能化改造加速”那條主記錄下,新增一行備注:“數據鏈補全,誤報行為存在係統性歸檔,佐證人機反饋機製失靈。”
他抬頭看了眼牆上的掛鐘,九點四十三分,陽光已經爬上檔案櫃的頂層。他沒坐下,而是走到白板前,拿起記號筆,在三大主記錄的外圍畫了個圈。
“咱們現在有骨頭,有肉,缺一張皮。”他說,“得讓人一眼就看出,這趨勢是怎麼長出來的。”
阿珍這時抱著一摞打印紙進來,是老師傅聽證會的補充記錄。她剛坐下,劉好仃就指著其中一段:“張工說,‘以前報警燈閃一下,班長就得簽字,現在閃十下都沒人抬頭。’這種話,不能隻當故事聽。”
“你想怎麼用?”阿珍問。
“變成時間線。”他說,“人記不清具體哪天,但記得‘換模具那陣’‘環保檢查前’,這些就是錨點。咱們把口述裡的節奏感,變成圖表上的刻度。”
小林一聽就明白了,立刻調出基礎繪圖工具,新建三張圖表。第一張,橫軸是過去三年的時間,縱軸是“手動乾預頻次”,再疊加一條“冷修次數”曲線。兩條線從2023年起開始同步爬升,像兩條纏在一起的藤。
“以前是機器出問題,人來修。”劉好仃指著圖,“現在是人發現不對,提前動手,修的不是機器,是係統反應的遲鈍。”
第二張圖,聚焦能耗標準。他在圖上標出兩次行業標準更新的年份,再把各廠的能耗數據斷層點標上去,結果一目了然——每次標準一變,數據就斷幾個月,像被刀切過。
“不是廠裡不記,是記了也對不上。”他說,“標準跑得比數據快,監管就踩在棉花上。”
第三張是熱力圖,橫軸是五家合作廠,縱軸是七類共性問題。顏色越深,代表上報頻次越高。圖一出來,南粵和深圳廠在“模具更換”“報警誤判”兩格上幾乎全黑,而其他廠卻是空白。
“問題在跑,信息沒跟上。”阿珍說,“像打地鼠,這邊按下去,那邊冒出來。”
“所以不是地鼠多了,是坑太分散。”劉好仃接過話,“咱們得讓人看見,這些坑,其實連成一片。”
他讓小林把三張圖導出,每張圖下加一段百字內的“白話解釋”。不用術語,不講模型,就用工人聽得懂的話。
比如第一張圖下麵寫著:“燈老閃,人不信,隻好自己調參數——這不是亂來,是機器反應太慢,逼得人先動手。”
第二張圖:“新標準來了,老數據對不上,查的時候沒數可依——不是不想合規,是賬本接不上。”
第三張圖:“彆家廠早遇到的事,咱們還在當新鮮事——不是運氣差,是消息不通。”
阿珍看著這幾行字,忍不住笑了:“這哪是報告,是車間廣播稿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也笑了,“就得讓燒爐的、換模的、抄表的,都能看懂。趨勢不是給領導看的,是給乾活的人提個醒。”
圖和解釋整合成一份pdf,命名為《行業趨勢全景圖》,上傳至火種箱係統。權限開放到所有合作廠區,標題欄加了一行小字:“基於當前可確認數據的最完整拚圖,持續更新。”
發布前,劉好仃在備注裡寫了一句:“趨勢不是預言,是已發生的事實。我們不是在猜未來,是在承認現在。”
點擊上傳的瞬間,係統彈出提示:“文件已同步,訪問量實時統計開啟。”
他沒急著關電腦,而是把筆記本翻開,找到一頁空白,用鉛筆輕輕寫下三個詞:斷層、滯後、孤島。然後在下麵畫了三條線,慢慢向右延伸。
小林站起身,伸了個懶腰:“總算能鬆口氣了。”
“還沒完。”劉好仃指著屏幕,“現在是‘呈現’了,可呈現了,不代表大家就真‘看見’了。”
阿珍抬頭:“那接下來呢?”
“等反饋。”他說,“看誰先說話。”
話音剛落,火種箱係統“叮”了一聲。第一條外部訪問記錄跳了出來——南粵廠技術組,下載了全景圖,用時17秒。
接著是東莞分廠,瀏陽合作點,陸續上線查看。訪問量數字開始跳動,從1到5,再到12。
劉好仃沒動,隻是把筆記本往電腦旁推了推,讓那三條線正好對著屏幕。
小林湊過來:“你這圖,比我們之前做的分析表清楚多了。”
“不是圖厲害。”劉好仃說,“是把零碎的東西擺整齊了,人自然就看明白了。”
阿珍忽然指著屏幕:“你看南粵那邊,他們在熱力圖上標了個紅圈,是‘模具更換’那一格。”
“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他們想說,這事他們早有記錄,但一直沒當回事。”
“現在當回事了。”小林笑了,“因為你把他們的話,也畫進去了。”
辦公室裡安靜了幾秒,隻有電腦風扇的輕響。陽光移到了檔案櫃的標簽上,照出“趨勢檔案庫”幾個字。
劉好仃拿起筆,在筆記本上那三條線的儘頭,輕輕點了個點。
門被推開,小林的實習生探頭進來:“劉師傅,南粵那邊發了個問題過來——他們問,‘手動乾預頻次’的數據,咱們能不能按班組細分一下?”
劉好仃抬頭。
“能。”他說,“把權限給他們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