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有本子就行。”劉好仃也笑了,“你記流程,小林看數據,老李認人。誰提過主意?提了去哪了?有沒有回音?有沒有試過?試了誰批的?卡在哪一環?”
老李點頭:“我認識不少老工人,有些年頭了,肚子裡一堆點子,全憋著。”
“那就去掏。”劉好仃說,“彆怕翻舊賬。舊賬不翻,新路難開。”
小陳站在角落,突然問:“那……我這個方案呢?”
“先試。”劉好仃說,“明天就批你搭個臨時導槽,用邊角料就行。出了問題我扛,成了,算你第一筆創新積分。”
“有積分?”小陳眼睛亮了。
“當然。”劉好仃笑,“腦子動了,也得記工分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晨會散了,人陸續走開。小林抱著平板開始列訪談名單,阿珍翻出人事流程手冊,老李站在工具櫃前,掏出一支紅筆,在櫃門內側寫了“創新診斷”四個字。
劉好仃回到控製台,打開日誌本,在最新一頁寫下:“創新機製缺失,診斷啟動。”
他合上本子,抬頭看大屏。藍圈數字仍是37,紅圈11人,黃圈兩人,綠圈儲備崗四個。成長地圖上,名字多了,動作也多了,但所有動作都圍繞“晉升”“積分”“換班”打轉。
沒有“試一試”。
他起身走到公告欄前,三張趨勢圖還在:夜班報名、揭榜人數、帶教計劃。底下沒寫字,可人人都看得懂。
他在旁邊貼了張新紙,隻寫了兩行:
“你有沒有想過——
換個法子?”
底下留了大片空白。
下午三點,阿珍拿著流程手冊回來,眉頭皺著:“我查了‘技改提案’流程,有,但歸口在技術部,車間提交要三級審批,還得附可行性報告、成本測算、風險評估。”
“小陳畫張草圖都算超綱。”劉好仃說。
“而且,去年全廠提交了七份,批了零份。”
“那六份呢?”
“退回,理由:非研發崗位,不納入創新統計。”
劉好仃笑了下:“合著創新還得有編製?”
阿珍也笑:“要不咱小組的第一項發現就是——想創新,先考編?”
“不急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先讓人敢說。”
傍晚收工前,小林跑來彙報:“我問了六個班,二十一個人。十三個說想過改進,但沒提;五個提過,被說‘不是你管的’;三個寫了方案,石沉大海。”
“有沒有人試過自己改?”
“有。c線老周,去年偷偷改了冷卻閥定時,省了兩度電。結果被通報批評,說‘擅自操作’。”
“人呢?”
“現在見人就低頭,生怕被叫去談話。”
劉好仃沉默了一會兒,說:“明天晨會,把老周請來。”
“請?他怕都不敢來。”
“那就我去請。”劉好仃說,“順便把他的冷卻閥定時圖要來。”
他轉身走向工具櫃,打開最下層抽屜,翻出一疊空白提案表。表格老舊,邊角發黃,像是從檔案室翻出來的。
他在第一張抬頭寫上:“一線創新提案試行表。”
下麵三欄:
我發現了什麼問題
我想怎麼改
我願意試一試
沒有成本測算,沒有風險評估,沒有部門蓋章。
他在右下角簽了名,遞給小林:“明天發下去,誰想填,就填。不備案,不歸檔,就當是寫個想法。”
小林接過表格,看了看,抬頭:“那要是有人填了,沒人理呢?”
劉好仃看著窗外,天還沒黑,車間燈已經亮了一半。
“那就讓第一個被理的,是我們自己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