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已經掏出手機:“我做個‘轉化進度表’,每月更新,貼共享池首頁。”
小周猶豫了一下:“那……我能負責傳感器測試嗎?我想看看裝上去到底靈不靈。”
“當然。”劉好仃把c線的文件夾推過去,“從今天起,這項目不叫‘小改進’,叫‘轉化試點一號’。你們誰參與,誰就是‘轉化鏈’的第一批鏈工。”
“鏈工?”小林樂了,“聽著像修鏈條的。”
“就是修鏈條的。”劉好仃笑,“咱們修的,是讓好點子活下去的鏈條。”
阿珍忽然問:“那要是以後還有彆的試點呢?是不是也這麼走?”
“當然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個環,“驗證、標準化、商業化,走通一次,就能複製十次。以後每個改進,都按這個路子走,不再是‘改完就完’,而是‘改完就傳’。”
小林點頭:“那共享池裡的條目,是不是也能一個個篩,看哪些能進轉化鏈?”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記下,“下周我們做個‘轉化潛力評估’,優先挑那些省時、省錢、能標準化的。”
小周忽然抬頭:“那……積分是不是也得改?現在積分隻能換調休,要是乾了轉化項目,能不能算進績效?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當然要改。”劉好仃在本子上寫,“轉化項目完成,積分翻倍,優先評優,成果計入年度創新檔案。”
阿珍笑了:“這下真成‘改了有說法’了。”
劉好仃環視一圈:“今天咱們沒定責任人,也沒寫實施方案,就乾了三件事:起了個名,定了條路,選了個試點。不貪多,先走穩。”
小林收起手機:“可我覺得,已經比昨天踏實多了。昨天是‘問題堆成山’,今天是‘山腳下畫了條路’。”
“路畫了,就得有人走。”小周把報價單折好,塞進工作服內袋,“我今晚回去再查查傳感器的安裝方案。”
阿珍合上筆記本:“我明天就去技術科,問問修訂規程的材料要怎麼交。”
劉好仃把白板上的內容拍了照,傳進群。消息剛發出去,小林就回了個表情包:一隻螞蟻扛著樹葉,走在通往山頂的小路上。
他笑了笑,把保溫杯裡的茶喝完,杯底一片茶葉貼在內壁,緩緩滑落。
小周忽然站起來,指著電子屏:“劉師傅,您看!”
屏幕上,共享池剛更新一條記錄,提交人是老李,標題寫著:“裂紋預警聲初判要點附音頻)”。
劉好仃點開,一段三秒的錄音,下麵寫著:“類似指甲刮玻璃,但短促,兩聲連著,機器冷的時候容易聽清。”
他抬頭,正要說話。
小林已經衝到打印機前:“我馬上打出來,貼維修角門口!”
阿珍盯著屏幕,輕聲說:“老李這是……主動入鏈了?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