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室安靜下來。小李看著三張任務書,忽然笑了:“這倒像咱們小時候攢糖紙,集齊一套換獎品。”
“獎品就是客戶不再打電話說‘又裂了’。”劉好仃打開共享看板,新建文檔,標題是“研發啟動日誌”。他敲下第一行字:“day1,人員到位,方向確認,開工。”
阿珍端著茶杯進來:“c廠實習生剛發消息,說線上會議室準備好了,等你通知。”
“現在就接。”劉好仃按下投影切換鍵,屏幕跳轉到視頻會議界麵。小陳的臉出現在左上角,背景是c廠倉庫一角,身後堆著幾摞運輸箱。
“小陳,”劉好仃說,“你是客戶代表,今天這會,你全程聽。有想法,隨時打字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小陳點頭:“好,我在。”
劉好仃轉向眾人:“易拆結構,先定三個方向:一是加撕拉口,二是改材料韌性,三是優化粘合點位置。今天不決策,隻提方案。誰先來?”
小李翻開筆記本:“我查過幾種易撕材料,有一種叫‘定向斷裂膜’,一拉就開,但成本高,一片貴三毛。”
“三毛乘十萬片,就是三萬。”老張搖頭,“客戶能接受嗎?”
“不一定要全換。”阿珍插話,“可以隻在護角接縫處貼一條,窄條就行。既省成本,又起作用。”
小李記下:“可行,做樣品試試。”
“還有個辦法。”老張突然說,“我們在護角背麵預切一道暗痕,不穿透,用手一掰就開。老周上回修機器,就這麼拆過密封蓋。”
“暗痕位置得準。”小李皺眉,“壓太深,運輸時自己裂;壓太淺,掰不動。”
“那就做可調模具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“先用手工刻幾組不同深度的樣品,老周和小吳明天開始做壓力測試,記錄裂開力度。”
他轉身在白板上畫出三欄:方案、成本、測試方式。一條條填進去。
小陳在視頻裡打字:“能不能在護角上印個箭頭,指一下從哪開始撕?”
劉好仃抬頭:“這主意好。視覺提示,成本幾乎為零。加進去。”
他把“增加指引標識”寫在最後一欄,用紅筆圈起來。
會議進行到一半,小李忽然抬頭:“劉工,要是客戶下周又提新建議,還往這堆裡加嗎?”
“不加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新建議進下一輪。我們這叫‘小步快跑’,不是‘邊跑邊換腿’。這三周目標就一個——把易拆原型做出來。其他想法,記下來,排下一期。”
老張點點頭:“有邊界,才好乾活。”
散會前,劉好仃把三張任務書拍照發進客戶群,配文:“研發啟動,首攻易拆。您提的,正在一步步變成實物。”
不到五分鐘,d廠技術員回了條消息:“看到安排了,那‘防潮塗層’還排得上嗎?”
劉好仃回複:“已記入q4候選池,熱度夠了就上。”
他關掉手機,回到維修角。小陳發來消息:“線上會議記錄我整理好了,發你郵箱。”
劉好仃回了個“ok”手勢,拉開“q3試驗款”櫃子,放進去一張嶄新的設計草圖。紙角微微翹起,像一隻正要起飛的鳥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