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打滑,也沒硬來。”
他掛了電話,順手把桌上的發貨單收進抽屜。抬頭看白板,三個客戶的名字下麵,終於都填上了“已使用”三個字。他在“第3天”那欄畫了個勾,又在“第7天”前麵貼了張便利貼,寫著:“問磨損,查反饋”。
第二天,他帶著小李去回訪另一家中轉站。車停穩,剛下車,就見幾個工人圍在一輛貨車旁,手裡舉著手機,正對著屏幕比劃。
“你們在乾啥?”小李走近問。
其中一個抬頭笑:“學裝護角啊!老劉說‘手推到位,自然哢噠’,我們正練呢。”
劉好仃站在幾步外,沒出聲。他看著那工人小心翼翼地把護角推進槽口,動作慢,但穩。哢噠一聲響起來時,那人咧嘴一笑,回頭喊:“成了!”
小李捅了捅他:“你成網紅了。”
“哪有網紅這麼老的。”劉好仃嘀咕一句,走過去檢查裝好的護角。他用手晃了晃,紋絲不動。又蹲下身,看底部密封條貼合情況,指尖蹭了蹭接縫,乾淨,沒翹邊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行。”他說,“這個算合格。”
回程路上,小李翻著手機裡的反饋記錄,突然說:“有個問題,咱們視頻裡是你裝,可工人手大手小,力氣也不一樣,萬一有人看著會,自己做不來呢?”
劉好仃沒立刻答。他望著車窗外飛過的廣告牌,上麵印著新款護角的產品圖,底下寫著“動態響應,一觸即穩”。
過了半晌,他說:“那就再拍一組。”
“拍誰?”
“找幾個不同工人,讓他們自己裝,咱們拍下來。”
“萬一裝錯了呢?”
“錯了更好。”劉好仃轉過頭,“咱們就拍‘錯的怎麼變對’,比光看標準動作更有用。”
小李愣了下,笑了:“那叫《三分鐘快拆·翻車實錄》?”
“叫啥都行。”劉好仃說,“隻要有人看進去,用起來不犯錯,就值。”
當天傍晚,拍攝重新啟動。第一組上場的是個年輕工人,個子高,手大,戴著手套一捏卡扣就打滑。他急了,用力過猛,護角歪著插進去,卡扣直接崩開。
鏡頭沒停。劉好仃走進畫麵,沒說話,隻把手套脫了,換上一雙普通的棉紗手套,蹲下,慢慢示範:“手小不怕,慢一點,對準了再推。”
工人照做,第二次,哢噠。
視頻剪出來,沒刪錯的片段,反而在開頭加了行字:“彆怕裝錯,咱們一步步來。”
發到服務群當晚,深圳中轉倉的老陳又打來電話:“老劉啊,你們那個‘翻車’視頻,我們看了三遍,笑得不行,可真記住了。”
劉好仃坐在燈下,聽見這話,嘴角動了動,沒說話,隻把手機輕輕放回桌上。
他起身走到白板前,拿起筆,在“第7天”那一欄,寫下:“磨損正常,無鬆動”。然後,在最後一行,畫了個大大的對勾。
小李站在門口,探頭看:“下一步乾啥?”
劉好仃蓋上筆帽,說:“等第七天過去,再看下一個三天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