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怪你急。”劉好仃語氣緩下來,“可咱們要的不是快出數據,是出真數據。真數據才能讓工人在冷庫站滿八小時,手不抖,心不慌。”pr01”,新建一個子目錄,命名為“執行日誌”。
“從今天起,所有測試參數變更,必須雙人簽字,係統留痕。誰改了,改了什麼,為什麼改,全記下來。不為追責,為彆讓下次的人再踩同一個坑。”
老陳在表格上簽下名字,小吳也跟著簽了。小張猶豫了一下,拿起筆,一筆一劃寫上自己的名字。
任務重新分配。小吳負責三組新樣件打印,角度分彆為1.8°、2.0°、2.2°,兼顧順滑與強度;老陳協調設備組,啟用備用電源模塊,確保儀器連續運行不中斷;小張被調入“三班輪守”小組,每班兩人,實時監控數據流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今晚我值夜班。”劉好仃說,“誰有空,陪我守一宿。”
沒人推辭。
下午兩點,新樣件出爐。劉好仃親手把a2組放進深冷櫃,設定18c,72小時恒溫。測試台重新校準,高頻攝像機開啟“超頻捕捉”模式,聲波傳感器同步待命。
夜裡十一點,劉好仃走進測試間。小張正在記錄力值曲線,屏幕上的波形平穩起伏,像呼吸的節奏。
“一切正常?”他問。
“正常。”小張回頭,“剛跑完第20次,沒裂,沒卡,回彈延遲0.12秒。”
劉好仃點頭,掃了眼操作麵板,突然皺眉。
“頻率是多少?”
“15次分鐘。”
“標準是12。”
小張手一僵:“我……我看前麵數據穩,想早點跑完……”
劉好仃沒說話,走到攝像機前,調出最近一段視頻。畫麵裡,護角在高速推進下微微顫動,導斜麵與卡槽接觸的瞬間,出現一道比以往更明顯的彈跳。
“你看它在跳。”他說,“不是進去了,是被砸進去的。”
他按下暫停,轉身走到控製台,手動將頻率調回12次分鐘。
“停機,複位,從頭來。”
小張想說什麼,又咽了回去。
“我不是不信你。”劉好仃語氣平靜,“是信不過‘差不多’這三個字。咱們差的不是三分鐘,是工人手上那一哆嗦。”
淩晨四點,新測試重啟。劉好仃坐在監控屏前,盯著第一條平穩上升的力值曲線。小吳送來兩杯熱豆漿,自己也坐下。
“你說,咱們這麼較真,值得嗎?”小吳吹著熱氣,“國標又沒要求這麼細。”
劉好仃接過杯子,沒喝,看著屏幕:“國標管的是產品,咱們管的是人。人在冷庫裡乾活,不是機器,會累,會急,會手滑。咱們少改一點,他們就少受一點罪。”
小吳沒再說話,低頭喝了一口豆漿。
天快亮時,第一輪數據出爐。a2組在連續30次測試中無裂紋,回彈延遲穩定在0.13秒以內,插入力曲線平滑,未見明顯波動。
老陳趕來,看了眼報告,咧嘴笑了:“這次,像是走對了路。”
劉好仃站起身,走到樣品架前,拿起一枚剛從深冷櫃取出的護角。指尖劃過導斜麵,那道曾經卡住的邊緣,如今觸感順滑,像春水滑過石麵。
“它想進去。”他說。
“所以咱們得讓它進去得踏實。”小吳接話。
劉好仃點頭,把護角放回架子。他打開係統,點擊“測試日誌雙簽製”頁麵,找到昨晚的參數變更記錄,填上自己的名字和時間。
他正要提交,忽然發現小張在日誌備注欄寫了一行字:
“以後不搶進度了,慢點,也能到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