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解釋:“我想突出科技感,所以加了光效,背景也做了漸變。”
劉好仃盯著看了三秒,搖頭:“光效去掉。霧可以留,但彆太像特效。我們要的是真實,不是漂亮。”
“可客戶喜歡好看的。”
“客戶喜歡的是‘信’。”他點著屏幕,“這圖再美,他們覺得假,就全白搭。咱們的底氣不是設計,是數據。把測試編號打在角落,比如‘y1251tp2a2’,讓客戶知道,這不是p的,是拍的。”
小林點頭記下。
“還有。”劉好仃補充,“主視覺就用‘時間+溫度+次數’,彆繞彎。客戶問‘真有那麼穩’,你就放視頻;問‘能用多久’,你說‘我們測的是工人的八小時’;問‘貴在哪’,答‘貴在不卡、不換、不耽誤’。”
小吳笑出聲:“這三問三答,比標準作業流程還清楚。”
“就該這麼清楚。”劉好仃翻開筆記本,寫下:“三問三答”應對手冊,交小吳和銷售團隊共同完善。
會議進行到一半,小張拎著設備日誌進來,遞給劉好仃:“昨晚所有參數變更記錄都導出來了,雙簽齊全,係統留痕。”
“放共享文件夾。”劉好仃接過,翻了兩頁,“推廣資料裡所有數據,都從這出。誰要用,自己查,彆估,彆猜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小李問:“客戶要是問‘為什麼現在才改’,怎麼答?”
“說實話。”劉好仃說,“以前我們以為快靠材料,現在知道,快靠的是設計對人的理解。我們慢了點,但沒走錯路。”
老陳感慨:“這話講出去,有點像老師傅帶徒弟。”
“本來就是。”劉好仃合上日誌,“咱們乾的不是冷冰冰的零件,是讓人在冷庫裡也能把手穩穩放下去的事。”
中午前,方案初稿成型。推廣節奏明確,責任到人:老陳保物料,小吳出視頻,銷售團隊打磨話術,設計師按真實數據調整視覺。會議室白板上,三條時間軸清清楚楚,末尾畫了個小喇叭圖標,寫著“展會見”。
散會前,劉好仃把a2護角收進盒子裡,遞給小吳:“視頻裡,加一段淩晨四點的監控畫麵。就拍那條平穩的力值曲線,旁邊打上時間:0417,第30次循環,回彈延遲0.12秒。”
“要配字嗎?”
“不用。”劉好仃說,“讓曲線自己說話。能看懂的人,自然懂。”
下午,銷售團隊開始模擬宣講。小王站在白板前,手裡拿著護角,語氣從生硬到自然:“您看,這不是什麼高科技,就是讓工人少使點勁,少出點錯。我們測了三十次,零下十八度,每一次,都像第一次一樣順。”
劉好仃站在門邊聽了半段,沒進去,轉身去了資料室。他打開共享文件夾,在“推廣準備”目錄下新建子文件夾,命名為“話術驗證庫”,把剛才的錄音上傳,編號y1252s01。
回辦公室路上,他碰見小林在改ppt。新版本去掉了光效,背景是真實的深冷櫃內部照片,護角在低溫霧氣中緩緩推進,配字不變,但右下角多了行小字:數據來源——y1251tp2a2,測試時間:0417。
他點點頭,沒說話,繼續往前走。
傍晚六點,所有人提交了當日進展。培訓框架搭好,視頻腳本過審,宣傳冊三稿定型。劉好仃在班組群裡發了條消息:“明天上午九點,銷售試講,技術現場答疑。護角樣品每人一份,講不明白的,繼續練。”
他關掉手機,收拾包。桌角放著那張小張的便簽,他看了一會兒,折好,夾進筆記本。
走出廠門時,天已經黑了。他抬頭,路燈剛亮,照在玻璃幕牆上,反出淡淡的光。他沒多看,拐進公交站。
包裡,保溫杯還溫著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